2009年6月5日星期五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庆祝成立51周年纪念迎宾晚宴

日期: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时间:7.00p.m.
地点:柔佛居銮德教会紫銮阁礼堂


德总青理事与总会长拿督陈玉标局绅合影。
坐起:署理总团长王盛潮、副总团长刘继方、总会长拿督陈玉标局绅、总团长陈维通、副财政杨朝復、
总秘书马伟棋及副总秘书颜贻淮

宣誓就职典礼

日期:2008年4月20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会所


由前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拿督斯里黄家泉及总会长拿督陈玉标局绅监誓。

德总青及德联妇联合进行宣誓就职。

大家在德总青总团长陈维通德兄的带领下一起宣誓。

拿督斯里移交委任书予德总青总团长,由总会长见证。

第一届马来西亚德联总会青年团理事会


总团长 : 陈维通硕士

雪隆紫芳阁

tanjuithong@yahoo.com

署理总团长 : 王盛潮
适耕庄紫沛阁


副总团长 : 刘继方
吉兰丹紫灵阁

spdmedia@yahoo.com


副总团长 : 张道军
沙巴紫善阁

kuen_77@yahoo.com


总秘书 : 马伟棋

霹雳紫邦阁

behhg@hotmail.com


副总秘书 : 颜贻淮

吉兰丹紫灵阁

财政 : 陈彦菠
雪隆紫嘉阁


副财政 : 杨朝復

霹雳紫邦阁

理事 :

许涵创

霹雳角头振安阁

蔡亚江
柔佛紫如阁


王明吉
雪隆紫嘉阁


李伯明

沙巴紫善阁


受委理事 : 廖伟利
雪隆紫芳阁

查账 :

戴应光

柔佛紫霭阁

杨景淞
雪隆紫芳阁

宣传与联络组:(主任)陈维通、(副)马伟棋、戴应光

康乐与活动组:(主任)许涵创、(副)颜贻淮、陈彦菠


资讯与教育组:(主任)刘继方、(副)王明吉


文化组   :(主任)张道军、(副)杨景淞、蔡亚江


关怀社会组 :(主任)王盛潮、(副)杨朝復、李伯明


宗旨

配合德总的宗旨,以达致下列目标:
  1. 联络德青组织之感情及联系。
  2. 促进德青组织之团结及合作。
  3. 协助母会(德总)发展得务,宣教“十章八则”。
  4. 培育青年服务社会,推动文化教育、康乐、福利慈善事业。

会徽与会旗

会徽会旗

德教八则简述~第八则: 不恶

第八则: 不恶

去憎以通情

恶,厌也。亦指很坏的行为或犯罪的事情,与『善』相对;例如依靠恶势力独霸一方,欺压人民的坏人,是为『恶霸』;很坏的习惯为『恶习』;不良的意识为『恶意』;污秽不干净为『恶浊』;坏的下场或结果为『恶果』;因作坏事而得到悲惨下场为『恶报』。

『不恶』简单又直接的解释就是『不要做坏事』,另一解释则是『不念旧恶』及『不要再憎恨』,换句话说,即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所有的『恶事』都不要去做呵!

道济天尊说:『以蛮横占取他人,其人最为丑陋;以暴力打倒他人,其人最为愚蠢;以欺诈骗取他人,其人最为无耻。』以上所述,皆为『恶事』,德生绝对不可参与。

白云师尊则教导道:『光明与黑暗是相对的,善与恶亦是相对的。行善者则可长远保持其光明,为人所歌颂;作恶者终必临黑暗之绝境,遗臭万年。是故处世之道,不可不明辨而审慎之。』人生辉煌璀灿的美景,须要有『德性』的培养,方能达致,否则,任何诈骗取巧虚伪的恶事,只是昙花一观,终不长久也。

柳春芳师尊亦认为『善恶有定理,因果亦有由』,贫穷与富有,并非人力所能强求,如前世有积德,今生方能享福;今生再积德,后代子孙则受用无穷。反过来说,倘若仗势欺人,任意挥霍,虽有半生之乐,亦难免逃出意外之伤。不独如此,子孙亦恐难继其业也。因此,为人不可作恶,不然『远在儿孙近在身』,远报近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呵。

德生与德生之间,若有什么怨恨或不快,都要设法化解开去,为了德教千秋大业,个人荣辱微不足道,不要常怀有『报复』或『仇视』心理,那是不健康的想法。德社社师再三强调,为人要『不念旧恶』,须『以德报怨』与『以德化人』,方符合『德旨』也。诚恳盼望每位德生都能落实施行『不恶』的精神,以崇高的德性去感化所有迷途众生,归我德门,光我德教。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七则: 不怨

第七则: 不怨

恕人以消恨

怨,恨也。亦具有强烈不满情绪与深深责怪之意,如『怨愤』、『怨恨』、『怨毒』、『怨气』与『怨言』等。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可称为『怨声载道』;抱怨天,理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昧归咎于客观,则是『怨天尤人』。

『不怨』就是『不要抱怨』,而『以德报怨』则是德生们必须坚守的『金科玉律』,千万别忘记,凡事都要『以德服人』,万不可『以怨报怨』或『以暴制暴』,否则,天下永无安宁之日也。

『恕人以消恨』即是说『普天下没有我所不能原谅的人』别人『骂我、欺我、谤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则『忍他、由他、耐他、让他、敬他、不理他、再过若干时且看他。』宽恕别人,不是吃亏,而是无上功德,德生必须深刻明白其中处世之妙理也。

怨恨无法解决什么,只有使到问题进一步恶化,唯有通过『宽恕』与『谅解』,才能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明『道』识『德』,亦能使人化怨恨于无形,和睦共处。

柳春芳师尊劝诫众德生说:『不要终日埋怨先师不显灵,有德行的人自然有感应,无功无德者,自然毫无反应。为何无法与先师『相通』,首先要自我反省与忏悔,而不是粗言粗语无礼问先师。』埋怨已不对,对先师粗言无礼,更是不该,真正的德生,应该『不怨不恨』, 只有『心诚』才能『神人相通』也。

一个人生前不能抱怨,临终时更不能『含怨而逝』,否则,死后亦不能安宁也。有什么怨恨,都必须在生前化解,要不,冤气冲天,何来和谐与平静?

德生必须要拥有宽阔的胸怀,别人对不起我是别人的事,我绝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如有机会,必须以德去渡化犯错的人,在众先师的眼光中,普天下没有不能改造的人,只要『怨恨』一放下,则己近道矣。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六则: 不怠

第六则: 不怠

奋力以为功

怠,松懈懒惰也。另含有『怠情』、『怠慢』、『怠傲』、『怠忽』与『怠懈』等意。『不怠』,简言之,即是『不要懒惰』。俗语谓『不怕慢,只怕站』,意思是说,做任何事,不怕缓慢,只怕怠惰。

怠惰会使人失去求上进之心,同时也会失去许多良好机会。答应别人的事,没有如期完成或实现诺言,除了失信外,主要还是本身怠惰所致。不然,就是一天推一天,总是把事情推到明天才做,从没想列,也许明天永远不会再来了。人会怠惰,主要是不能改变陋习而因循苟且,从不知何谓『责任感』?

柳春芳师尊教导说:『知道勤力,不懂节俭,终归无成; 知道节俭,却不勤力,怎能成事?其实,勤力与节俭,相辅而行,才是成功之要素。』另又说:『许多德生动不动就『发愿』,但发愿后,不去进行,还不是等于零? 在此奉劝众德生,愿念一发,切记真行,不怕艰难,力行不懈,日久自可见『真功』也。

白云师尊亦说:『骄横无理乃取闹,怠惰颓唐无上进』,患病有药医,人一怠惰,则神仙难救矣。凡事都必须力求上进,勤劳不懈,因『畏难二字德典无』,任何事务,都必须尽心尽力去做,尤其是在推展德务方面,更需要众德生的精诚合作,绝不容许怠惰成性,半途而废。譬如在乩务方面的发扬,每逢乩期,德生必须自动参与工作,为众服务,不论是查程问事或赠医施药,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如德生怠惰不至,试问德务如何能展开?又怎能『扬大教化』与造福人群呢?

德社社师都希望德生们精进不懈,例如白云师尊就曾指出,德生们必须『内外双修』,所谓『内修』,是指『养吾善性、亦柔亦刚、进退有方、审思明辨、勤俭持身、严于责己。』而『外修』是指『敬老尊贤、交友以义、存大我怀,勇以救危、乐以助人、富公德心。』至于『内外双修』则是『互助辅应,相得益彰,人生极乐,齐步大同。』

『不骄』则谦虚,『不怠』则勤力,『不骄不怠』则无往不利,广结人缘,水到渠成,何患无出头之日呢?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五则: 不骄

第五则: 不骄

虚怀以纳善

骄、傲慢也,矜夸也。另含有『骄恣』、『骄泰』、『骄纵』与『骄奢』等意。『不骄』, 简言之,即是『不要骄傲』,不论是为学或做人,都该谦虚礼让,因学问与事物的发展,学无止境,倘若稍有成就,就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委实要不得也。

《论语》学而篇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意思即是『贫穷的时候,不去谄媚别人,富有的时候,则毫不骄傲』,当然更不会瞧不起人,此乃『君子』也。

骄傲的人,通常都有下列缺点,即少和人交往、心胸狭窄、无客人之量,脾气暴躁、不听劝导、一意孤行、不喜结缘、少读善书、喜听恭维好话与不求甚解等。所谓『骄者必败』,乃至理名言,因不得人心,最后必导致众叛亲离的悲剧下场。

道济天尊说:『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许多人一旦富有起来,常瞧不起人,以为天下的财富,都是他应得的,其实他忘了,一个人能成功或致富,是依靠众人的力量与因缘和合,欠一则不成事也。

越有钱或越有学问的人,要『虚怀若谷』,千万不可自傲自大,目空一切。要知道,骄傲只能使到你裹足不前,无法更进一步去开拓你更辽阔的人生。语谓『傲骨梅无仰面花,虚心竹有低头叶』,做人最好能随时虚心向人请教,不耻下问,如『低头叶』般,以退为进,你大我小,你对我错,认真落实『忍辱』的菩萨修行道。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骄者必带恶,而人的恶念一起,则地狱之门开也,德生必须明白,人欺人怕天不怕,何野云师尊说:『当你要做坏事时,请你仰头看天,不要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尤其德生们,更加要三思,因每一犯错,都有值日神注视着你。因此,为师再三相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呵!』

何野云师尊进一步教导道,德生必须『不骄』,如有钱财,必须发大悲心,济贫救苦;如有学识者,必须扬大教化,弘法说经。倘若有钱又有学识,更加要财法双施,惠泽众生,造福人群。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四则: 不妄

第四则: 不妄

正心以格欲

妄,狂乱、荒诞也;不正当,胡乱的,亦可称是妄。妄亦含有『妄言』、『妄想』、『妄庸』与『妄自尊大』等意。『不妄』即是『不要狂妄无礼,为非作歹』,应安份守己,尊师重道,待人以诚,谦虚为上。

道济天尊曾教导,德生们应『以水为师』,因水能涵容万物,亦可『恒顺众生』,就如水入三角型器具,则成三角型,入圆;成圆;入方,成方。入任何型,成任何型,不会因定型而与水格格不入也。此说与孔夫子所曰『君子不器』,具有相同之义。

做人千万不能『妄自尊大』,俗语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不懂的事物,就该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妄言妄语』也是德生所应该警惕的,子曰『非礼勿言』,凡不符合礼仪之言,皆属『妄』也,德生宜慎言,即『小心说话』,尤其在德教团体,不应贪一时之快,胡言乱语,兴风作浪,其口舌之罪重矣。

『口业』,又名语业,即是由口中而说出的一切善恶言语。德生应『口吐莲花』,广结善缘;而不是常造谣生非或诋毁神明,犯下恶口业,日后悔时晚矣。

德教虽是以神道立教,但绝不以神通去迷惑众生或打妄语,而是谆谆善诱,以古圣贤之崇高道义去渡化众生,所谓『化恶从善德中行,众心化一皆悟道』,一切以『善德』为本也。

扬筠松师尊教导说:『口默心静自修真,轻言妄语有损人,宜慕先贤至哲理,何必多词心染尘』,口乃『是非』之门,一言不慎,贻害无穷。语谓『病由口入,祸由口出』,德生发言前,宜再『三思』。

『德门之称,是以天理大道为骨干,化十大慈章以训世。望达四海平波,宇宙同安也。』杨筠松师尊之意是要德生『无事不要生事』与『说话切不可无中生有、搬弄是非或挑拨离间』,更不可『见事染手,自讨苦尘上身』。

吴梦吾师尊另教导曰:『几度繁华几度秋,人生美景无长留,夏火冬霜迫人老,不悟世客必怀忧』,世上的一切,皆属虚幻,故德生必须明白,人只是世间的『过客』,不要太过于『执着』与『妄想』,你所得到的,也就是你所失去的,如果斤斤计较于『得失』,就很难明白大道的真理。『妄境』是不真实的,只有『能明道德意,随地佳座款君留;能觉道德路前面紫光万点留。』德生们必须『认道识德』,常存『不妄』之念,则修道可成也。

『不贪』,则知足,知足则常乐;『不妄』,则不乱,不乱则安宁。『不贪不妄』。即是常常快乐且又安宁无忧,到此境界还奢求什么呢?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三则: 不贪

第三则: 不贪

戒争以崇义

贪,求得无厌也。例如『贪财』、『贪色』、『贪污』、『贪功』、『贪多』、『贪食』等,不一而足。所谓『不贪』,就是叫人不要贪得无厌,见利忘义,应『知足常乐』。

贪心的人,大多拥有下列缺点,即有强烈占有欲、极度吝啬、不肯布施、少结人缘、缺乏道德意识、市侩势利,同时常以金钱多寡来衡量别人,以为自己所得一切财物,将永远留在身边。何野云师尊说:『贪心会使人堕入三恶道,永难超生。不止如此,它亦会使有修持的人前功尽废。』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贪而锒铛入狱或身败名裂,更因贪而变得一贫如洗,悔不当初。

所谓『快乐』,即是『要求少,而不是贪多。』另者,佛语『贪嗔痴』中之『贪』,亦为『三毒』之首也。

吕纯阳师尊曰:『夫贪者,乃万恶之门,祸害之召,为德门中所宜戒,天下之祸,莫不由贪之召也。见利而争者,贪之害也;好色而戕者,贪之害也;好赌而败者,贪之害也。』其意是说,贪婪是万恶之门,亦是召来祸害的根源,是德门弟子应该警戒或提高警惕的。天下灾祸的发生,莫不是皆由贪念所引起,譬如见到钱财而大起争执者,主要是受贪念所害;好色而毁坏自身健康者,亦是贪之过;好赌而倾家荡产者,更是为贪所累。

社师另曰:『贪形似贫,贪多必失,贪饮者则丧其德,贪资财则损其廉,贪美色则残其生,贪口腹则伤其身,贪念萌,则争夺生,争夺生,则讼扰起,凡世间之一切是非,莫非由贪欲所致』,其意思是说『贪』与『贫』二字的字形颇相似,如贪多一定有所失,例如贪喝酒就会败坏道德,贪钱财就会损害廉洁,贪美色就会摧残生命,贪吃就会伤害身体健康,贪念一升起,就会引起争夺,争夺一展开,则会对薄公堂大打官司,世上一切的是非,大多都是由贪得无厌的欲望所引发的。

人的贪欲一起,往往就会忘记『仁义』,乖离正道,违背德规,因此德社社师严谨训令众德生,不得贪取世上一切『虚幻』之物!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二则: 不伪

第二则: 不伪

虔衷以诚意

伪,假也。假造而失其真,即称为『伪』。伪又有『伪言』、『伪命』、『伪书』、『伪学』、『伪君子』等意。换句话说,『不伪』就是『不是假的』、不是假的就是『真实』的。

柳春芳师尊教导说:.『一个虚伪的人,往往口不对心,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种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受欢迎;在充满欺诈社会里,到处都可找到虚伪者,唯有崇尚道德,方可清除虚伪的侵蚀。假如一个人不虚伪,他就是正人君子。』

在滚滚浊流社会中,也只有发扬固有传统美德,才可阻止虚伪的蔓延。虚伪的人,也许可以瞒骗别人一时,但日子一久,人们就会揭穿他与排斥他,令他无地自容。

『莫存歹念,布公开诚』,德生千万别存有『歹念』或『伪念』,譬如以『伪药』去骗人,就很不应该,因人命关天,稍一不慎,即酿大祸。虽然以伪药骗人,目的在于钱财,但病患者不知,信以为真,服下去不但无效,反而使病患者病情加剧或无故拖延治疗,其后果甚为严重也。

做人最重要在于一个『诚』字,也就是要『老老实实好好做人』,同时『言行意诚实』,就可『问心无愧』。在德教团体里,千万不可假传『圣旨』或『神意』,尤其身负重责代天行命的乩掌们,更是要『不欺不伪』,万万不可以『人意』代『天意』,或假借神明传出『虚伪之意』,否则,必遭『天谴』也。

塑胶花总比不上自然真花,因假花是不会发出香气的,同样的,一个没有道德涵养的伪君子,不论如何装腔作势,其丑陋庸俗的行举,终究会自然而然表露出来,令人退避三舍。虚假的,必定不长久,试问『虚情假意』者,又怎能『天长地久』呢?

人类的行藏,第一要诚信而无诈欺,第二要真实而无虚伪;倘若『不欺不伪』,人与人之间,无争无夺,互不防范,安居乐业,岂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八则简述~第一则: 不欺

第一则: 不欺

恶臭以慎独

欺,诈也。欺,有『欺骗』之意,亦有『欺负』之意,同时也有『欺侮』、『欺诬』、『欺瞒』、『欺世』、『欺善』等意。换句话说,『不欺』就是『诚实』,不欺天,不欺物,也不欺人。

德生绝不能假神明以欺人, 更不能假神明以自肥,因你可能骗得了人,但绝骗不了神。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果报应,屡试不爽。

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富欺穷、以暴欺顺,皆不对也。德教并非有钱人或有实力的人宗教,而是属于大众的宗教,所以千万别存有『欺压』的不良念头或意图,应一视同仁,有缘入德门,皆是兄弟姐妹也。

柳春芳师尊曾说,『不欺』另一含意,就是叫人『修身养性』,因性善则不会存有『欺骗』之恶念。假如一个人不懂得修身养性,不论信奉什么宗教,都是弊多于利,毫无是处。

白云师尊亦教导,做人千万不可『欺心』,也即是不要违背良心,倘若能获利千万,但却要以不道德手段取之,德生必须当机立断,马上弃之,万不可贪图人间荣华富贵,虚幻名利而堕落贪欲无底深渊。俗语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德社社师慈悲为怀,爱民如子,常不断苦口婆心劝谕众生早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欺诈,人神共愤。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可拿。『不问自取』,亦属欺也。譬如在无人处或主人不在家,私自取去本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已触犯偷窃之罪矣;更有甚者,见人手持钞票或美色当前,即兴『欺诈之心』,虽后不得所呈,但已犯戒,若是德生,更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欺财骗色』在德教教义中,是绝对禁止的。欺骗得来的钱财,终究享用不久,就会『连本带利』的还回去,而骗色的后果,则是永堕地狱,毫无翻身之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德生必须深刻了解与明白。『不欺』列为『八则』之首,不是没有道理的,德社社师们都极其盼望众德生首要任务就是心念要纯正,要『不欺』,才能与『十章』紧凑配合,广宣圣德。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八大良规

八大良规

不欺无虚无诈不贪知足常乐不骄温存谦让不怨恕人消恨
诚恳待人安贫知命虚怀纳善莫存在胸
不伪莫存歹念不妄正心格欲不怠克勤戒奢不恶摒弃怨怒
布公开诚言行守身奋力功成去憎通情

不欺不伪不骗人 不贪不妄守安份 不骄不怠不自高 不怨不恶心融和

言出於心本乎真 心常知足无烦闷 上尊下友情交道 宽恕谅解活好过

是非黑白无颠倒 一时贪利反了义 工作认真毋苟且 讨厌他人人厌你

言行一致心至诚 胡作乱为祸根跟 实事求是为目标 彼此怀恨相折磨

由一德以至十德

由一德以至十德

德教只是以「德」教人, 只有一心一德而已, 但是为什么要列成十德作纲领而分出许多名称呢? 这是初学入德很多不明白的人的疑问, 我们的解释的! 举天下之大, 举人类之众多, 举事物的复杂, 当然不是一言, 一人, 一事, 一物, 所能代表比拟的, 人们诚祗有「一大德」而包含所有一切德目的信仰, 但为容易分别此一大德中各种适合人类行为而取作规矩的缘故, 我们必需把它分别为若干种类以为提纲契领之需, 所以便有德教十大纲领的划分了, 此十德合之仅一德, 而扩之可以再成为许多名称, 以至百德, 千德, 万德了, 举一例来说: 应该说是而说是便是德, 不应该说是而说非亦是德, 点头点得当便是德, 点不当便是不德, 所以来亦可以说德, 去亦可以说德, 敬可以说德, 不敬可以说德………问题只是当与不当而已, 好像「大义可以灭亲」 , 「忠」「孝」不能两全, 「好生固然是大德」 , 「杀身亦可以成仁」 , 救人固然可以为德, 杀不仁亦可以为德──在人类生活与文明日趋发达与繁杂之时, 对於人生行为的「德」与不德, 是随时代, 随潮流, 随环境, 随关系而有是非得失不同的, 所以有千德万德之分是不会夸大的, 不过我们所必需注意的, 便是德的根源, 我们能够把德的根源认明清楚, 不论它是由德而演成十德, 由十德而分出百德, 由百德而分出千德万德, 我们仍可由万德千德而归化成百德十德以至一德, 而总称「德教」了, 所以, 奉行德教和信仰德教的人, 必需明德教中十大德目的意义, 然后可以左右逢源, 可以因时, 因地, 因人, 因物而适应环境, 履行为人处世的大道──德教 ──而无所不通, 无所不利了, 至於因一德而分数德, 或由数德而归合一德, 那末, 便是所谓殊途而同归, 或同归而殊途而已, 我们除在上章把十德的纲领详为列出外, 现在再把历代所称的德目根据各种书籍所载, 附录在下面, 以便参考。

一 德

这是德教的中心, 统万德而。 纯一之德, 亦即是「一心一德」的德, 诗经: 「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的德, ──书经云: .「惟尹躬暨汤, 咸有一德」 。 又云「咸有一德, 克享天心」后人多用为君臣合德之意而言「一心一德。 」至於老子之道以德, 故著道德经, 耶稣基督教的「博爱」和佛教的慈悲皆可以称为一德, 亦可一心一德之德也。

二 德

上言一心一德, 但是如果说为「一心二德」便是指「人立德不定, 或是做事不专了」 。 至於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 道者理也, 亦即德也, 阴德与阳德为二德, 柔德和刚德亦可说是二德, 孔子以忠恕违道不远, 忠, 恕二德也, 孟子见梁惠王谓: 「王何必日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仁义二德也, 古者以「仁爱」。 「忠孝」「仁义」「忠义」「仁智」「忠信」「孝友」「礼乐」 , 「礼义」……等二字连称者, 重之也, 不只是说二德而已, 举二德而着重以「德」的意思, 但亦可因对人对事对时间等种种的不同而独注意於此二德的名称, 至於回教的真理是慈恕, 那便是以慈恕二德包括各德, 谓之二德固可, 谓之一德亦无不可也。

三 德

书经言三德, 一日「正直」二日「刚克」三日「柔克」中庸的三达德 便是「智」「仁」「勇」 。 童子军的徽 章以「智仁勇」亦即此三达德为服务 精神的缘故! 书经三事「正德, 利 用, 厚生。 」三德也, 吕氏童蒙训以 「清」「惯」「勤」为当三事, 三德 也。 老子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 慈, 二日俭, 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三宝 三德也。 又如佛教以戒 (止恶防 非) , 定(集中精神)慧(廓清我 是)亦可以说是三德的事。

四 德

易经以元, 亨, 利, 贞为四德, 易乾卦云「君子行此四德者, 故日乾, 元, 亨, 利, 贞。 」又小学以孝, 悌, 忠信为四德, 孔子以文行忠信亦称四德; 孟子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四端者即四德之端也; 后汉书云「如有四德, 一日妇德, 二日妇言; 三日妇容, 四日妇功。 」此皆四德也。

五 德

书经牧誓: 「重民五教」五教即五伦之教, 孟子: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白虎通: 「五常者何, 仁, 义, 礼, 智, 信也!」五常亦是五德也。 邹衍以五行之德, 为王者受命之运, 如少昊以金德, 伏羲以木德, 颛项以水德, 尧以火德, 黄帝以土德等, 后世帝王, 乃附会此说; 礼记: 玉有五德, 温润而泽, 仁也, 缜密以粟, 知也, 廉而不划, 义也, 垂之如坠, 礼也, 子尹旁达, 信也。 韩诗外传, □有五德, 头戴冠者, 文也, 足传距者, 武也, 敌在前敢斗者, 勇也, 见食相告者, 仁也, 守夜不失者, 信也。 陆机言蝉有五德, 文, 清, 廉, 俭, 信, 是也。

六 德

周礼以知, 仁, 智, 义, 忠, 和, 为六德, 又以乐有六德, 谓圣人作为跳, 鼓, 榕, 揭, 埙, 篪此六者, 德之音也。 德典: 不欺不伪不贪不妄不骄不怠为六德。 新书「人有仁义礼智信之行, 行和则乐, 与乐则乐。 」故以五德加乐为六德。

七 德

礼记云「明七教以明民德。 」七教者, 父子, 兄弟, 夫妇, 君臣, 长幼, 朋友, 宾客也。 又左传以禁暴, 戢兵, 保大, 定功, 安民, 和众, 丰财为七德。

八 德

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 谓之八德。

九 德

书经以「宽而粟, 柔而立, 愿而恭, 乱而敬, 扰而毅, 直而温, 简而廉, 刚而塞, 疆而义」 , 谓之九德, 其中之六德日六德, 其中之三德日三德。 又以「一忠, 二慈, 三禄, 四赏五民之利, 六商工受资, 七祗民之死, 八无夺农, 九足民之财。 」为九德。

十 德

德教纲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为十德。 礼: 父慈, 子孝, 兄良, 弟恭, 夫义, 妇德, 长惠, 幼顺, 君仁, 臣忠, 为十义, 亦十德也。

当然, 所谓一德, 二德, 三德 ………以至十德, 当然不止有上面每种所叙的范围, 举人类悠长而难以确定若干万年的进化历史, 其随的所称的德目名称, 是很不容易一一而枚举出来的, 所谓挂一漏百, 曩人所病, 我们因便列出,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那是有望於读者的博闻了。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十章:智

第十章: 智

聪明达理 奋发自励
明辨是非 知所适从

美德第十名为智
审察时务广求知
辨善恶 扬教旨
醒化人心息乱世

「智」是有才识而深切了解事理的意思, 即是「愚」的反面。 例如对一切事物有明确的意识叫「智识」 ; 智识和技能叫「智能」 ; 应付事情变化的才能叫「智谋」 ; 智谋和巧思叫「智巧」 ; 足智多谋的人物叫「智囊」 ; 启发智识和发达思虑技能的教育叫「智育」等。


「智」能指导我们对一切事物先明确的审察和理解, 然后辨别是非善恶, 贤愚笨俏, 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切实去励行十章和八则。

体强力壮乃事业之基,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所以有了强健的身体, 才会有充沛的精神, 从事智慧研求的工作。

怎样研求智慧?

世上愚者众多, 智者也不少, 所谓才华出众的英豪, 则更之又少。 孔夫子有说: 「我非生而知之也, 好古敏求之者也。 」是说他并非生而有智慧, 而是经过不断学习求步获得的, 可知求智是要勤奋学习。 孔夫子又说: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因为温习前次所学, 不但能加强记忆, 而且还能发现新道理, 加深学习心得。 可见求学之道, 首要恒心, 日积月累, 知识和经验自会丰裕。 修学求智之道, 简述起来不外下列几个方法: 一、强记。 二、观察。 三、思考。 (又名辨证) 四、判断。 再进而剔别是非、曲直、邪正、真妄, 是理则存, 非理则去, 最后作出结论而已。

谈美德 张玄同师尊

“智”就是知识, 凡是能够辨别善恶, 分析是非, 知道礼义, 明白廉耻, 这就叫做“智” 。

人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 就是因为人具有智慧。 人类有智慧就好像天上有日月一样。 如果天上没有日月, 那么早晨、黄昏、白天、黑夜都无法分辨。 假使人类没有知识, 那么就会事理不明, 笨头笨脑, 蠢得好像猪鹿一样。 可是人有善恶之别, 智慧也有邪正之分。 要是运用得当, 就可称为智慧, 要是运用不当, 就会流於奸邪罪恶, 故此, 凡是有智慧的人, 为人。 处世不可不谨慎。

佛祖说: “菩萨培养性灵, 有分悲增和智增两种, 迅速斩断烦恼修炼而悟道的, 就叫做智增。 不斩断烦恼而时常想使众人得到利益的, 就叫做悲增。 ”因此凡是具有大智大意的人, 就可以成为圣贤; 修炼深入, 了悟正觉的人, 就可以成佛成仙。

诸葛孔明说: “曹操的智谋计策是卓越超人的, 他用兵之术, 就好像孙武和吴起一样。 ”可见曹操也是人群中豪杰, 身怀雄才大略, 心抱济世才能。 虽然是一代英雄, 但是他心胸险诈, 立意谋反, 不想运用智慧才略於正途, 以匡救困苦的人民, 却心谋不轨, 违背臣子的操守, 终於沦为一代奸雄, 遗臭万年。

俗语说: “胆欲大而心欲细, 智欲圆而行欲方。 ”意思是说, 做事胆量要大, 心思要细密, 智慧要周全, 行为要端正。 做起事来, 不但要聪明有智慧, 而且还要有端正的品行。 否则凭了聪明智慧, 作恶多端, 那么智慧正可以助长一个人做坏事, 恶上加恶, 社会人群便要受害遭殃了。

但愿德教的信徒们, 虔诚茹苦去修习智慧, 实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等十大美德, 希望日后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王阳明说: “人人皆有良知, 人人皆为圣人。 ”意思是说, 每个人生来便具有良知的,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 盼望你们大家能够互相勉励, 戮力善行, 立德修身。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九章:仁

第九章: 仁

博爱无私 民胞物与
罔伤生灵 宜体天心

美德第九名为仁
敬老怜贫施惠人
惜天物 人道遵
慈悲博爱利人群

「仁」本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 是爱人而不自私的意思。 例如有道德的人叫「仁人」 ; 道德高尚而年纪大的人叫「仁寿」 ; 忠厚爱人的人叫「仁厚君子」 ; 风俗仁厚的乡里叫「仁里」 ; 颂扬医师心地好医术高明叫「仁心仁术」 ; 爱人爱物, 明辨是非叫「仁义」 ; 良好的政治叫 「仁政」 ; 有道德有善心的人叫「仁人君子」 ; 赈济饥民的钱和物叫「仁浆义粟」 ; 尽情招待人, 应该做的都做到了叫「仁至义尽」 ; 普遍的爱人民和物类叫「仁民而爱物」 。 仁是教人以慈恻的心, 体恤天物, 博爱同群, 扬善好施, 伸仁助义的。

「仁」字在狭义上说是爱人而不自私, 但在广义上是有物我同群, 戒不伤残的博爱意思的。 长辈以敦厚的心, 爱护幼小后辈叫「慈」 。 凡人有恻隐之心, 对人群患难疾苦, 起同感共鸣之心, 而念慈怀幼, 不分区域老幼, 尽一己之力, 出而爱护和施与的叫「仁慈」 。

至於「仁爱」在本质上来说, 就是博爱的意思: 第一有乐善好施, 扶危济困的救人精神。 第二肯牺牲自己来谋求大众利益的救社会精神。 第三为了救国而出钱出力, 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救国精神。 第四凡对人类有益的东西, 都加以爱护的爱物精神, 这些都叫做「仁爱」 。

仁而无爱, 便成了空口说空话, 没有去施行; 爱而不仁, 爱便流变成自私自利, 以私害公, 侵损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了, 所以仁和爱是分不开的。

有仁爱为怀的人, 必能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去待人接物, 处理事务, 到处受人尊敬的。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所谓“仁” , 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开端也是人伦中建立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 重要的主旨。 古时候贤明的君主, 拥有深厚的大恩大德, 宽宏仁慈, 统治天下, 子民都欢享乐年。 忠厚的臣子, 贤良的将相, 秉公持正, 依循三纲五常, 治理百姓, 使万千庶民来归, 翕然信服。

尧舜时代, 人民都知道什么是仁爱, 仕吏也明白什么叫仁慈, 所以举国上下, 宽仁慈厚, 盛世太平。

大凡仁慈有德的人必定昌盛, 违背仁爱道德的人必定危亡, 这虽是天道, 也是人理。 殷朝时有箕子、微子、比干三位, 但却不为纣王所纳用, 以致遭受亡国的祸害: 成汤国君, 推行仁政, 网开三面, 宽大仁慈, 终於建立六百余年的国家基业; 秦国施行恶政, 不仁不义, 不久便为汉室所灭亡。 似此前人所遇的失败经历, 可以作为本身的教训, 自己怎可不知警戒呢?

晏婴一开口, 齐侯便省去刑罚。 他为邦国立下功劳, 英名显著于诸侯之间。 因此, 仁者一语, 利益目口偏及群众, 仁义之风, 由是宣扬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 作为仁人志士, 就应当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意思是说, 天下的人还没有忧愁而自己要先担忧; 天下的人都快乐了, 自己才真正感到快乐。 他这种热爱子民的慈心, 乐善同群的仁怀, 实在太令人钦敬了。

孟子也说: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意思是说, 孝敬自己双亲长辈也要爱护百姓, 爱护百姓也要博爱万物。

韩昌黎说: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谓义。 ”意思是说, 能博爱待人接物的叫做“仁”, 做事合理的叫做 “义”。 希’望你们德教善子, 以及世人, 不单只要口诵道祖和孔圣的训语, 同时还要效法伯夷叔齐清廉的行为, 洁身自爱, 并且谦恭祥和, 礼长慈幼, 亲爱人民。 能这样做。 那就好了。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八章:耻

第八章: 耻

情欲羞辱 真切觉悟
安份守己 戒生妄念

美德第八名为耻
财色不贪为素志
情理明 羞惭知
有错即改正君子

耻是羞辱的意思。 如国家的羞辱叫「国耻」 ; 洗去耻辱叫「雪耻」 ; 没有羞耻心叫「无耻」 ; 事先清明的辨别, 而后彻底的觉悟叫「廉耻」 ; 丢脸叫「羞耻」 ; 骂人顽皮不要脸叫 「顽钝无耻」 ; 因耻辱过失而做出不 正当的事叫「耻过作非」。 「耻」是教 人摒弃私欲, 养性修身, 助人助己, 廉不欺心的意思。

为人做了坏事, 当面遭人指责, 或背后受人辱骂, 自己良心发现, 羞愧无地, 悔恨当初所作所为, 要痛改前非, 立心向善, 这是知耻的人, 也是近乎勇的人。 圣哲所谓「知耻近乎勇」 , 是说知「耻」可以起懦, 所以近乎勇。 是勇於自新, 勇於好善, 勇於大义, 勇於爱国爱民。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羞耻嫌恶的心理, 是发自天性的, 光荣耻辱的意念, 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明白什么是礼义, 知道什么是廉耻的人, 他们的良知就不致丧失。 反之, 无廉无耻的人的天性, 却 ·难存在了。 有高尚道德的君子, 常会谦虚待人, 令人钦敬。 而卑鄙刻薄的小人, 谷口喜欢狂妄自大, 损人利己。 尤其一般假借威力, 胡作非为的恶徒。 奸诈暴行, 营私结党的坏蛋。 他们都欺凌孤寡, 剥削人民, 更属於最无耻的人。

朱柏卢说: “见富贵而生谄容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 意思是说见了富贵的人, 就逢迎讨好的, 最是可耻; 遇到贫穷的人, 就骄傲而装模作样的, 最为下贱。 可是一般人并非圣贤, 谁会没有过失?如果得到良知的引导, 能猛然悔过醒悟, 勇於改正错误, 洗脱以往的不是, 重新向善, 也可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例如廉颇, 他是赵国的良将, 常嫉愤蔺相如的声誉地位在他之上, 於是他便想去羞辱相如。 相如知道廉颇的为人, 就故意回避他。 有人问相如说: “你的功绩高过廉颇, 为什么要这样害小白他呢?”相如说: “以秦国的横蛮强大, 我都敢在秦廷内大声喝叱, 怎么说我害小白别人呢?只是两虎相争, 必定会有一方受伤。 而强大的秦国, 眼前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就是因为我们两人在国的缘故。 如果我们之中有一个损折, 那么国家一定有危险, 我所以要回避他, 却是为了公事, 并非为了私事。 ”廉颇知后, 深感惭愧。 於是登门负荆请罪。 自此以后, 二人就成为以性命相许的挚友了。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七章:廉

第七章: 廉

清白奠贪 操守高洁
生活严肃 俭可养廉

美德第七名为廉
清心寡欲各自勉
守清白 朴而俭
知足常乐活神仙

「廉」是心地清白洁净, 做事毫不苟污的意思。 例如做事不贪污、不糊涂叫 「廉明」 ; 清白自守叫 「廉洁」 ; 不拿不应得的钱财叫 「清廉」 ; 比喻人的行端志坚, 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叫「廉隅」 ; 事先清明的辨别, 而后彻底的觉悟叫「廉耻」 ; 守正不贪的官吏叫「廉吏」。 「 廉」是教导人廉洁不贪, 身心清白, 俭朴操持, 不奢侈, 有节约的意思。

为人贪婪自私, 不择手段求达一切据为己有, 因而惹祸的意思。 如在朝的官, 横征暴敛, 贪赃舞弊, 贪图非分之财, 为民间告发, 判禁监牢; 又如宵小流氓, 恶首罪魁, 为其花天酒地, 嗜欲奢华, 结果也难逃法网, 入狱监禁。 这些都是为了贪之过而闯祸的。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不拿不应得的钱财, 就叫做“清廉” , 不随便取人之物就叫做“耿介” 。 所以清廉耿介的人, 一定有淡薄名利的胸怀, 孤高傲世的风范, 清雅脱俗的气派, 就像古人介之推一样。

春秋战国时, 晋献公宠爱骊姬, 杀害公子申生, 公子重耳闻讯立刻逃亡, 介之推就追随重耳出亡。 在逃亡十九年后, 重耳回国当国君, 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这时许多跟随他逃亡的人, 都竞相争功, 介之推谷口鄙视这样的做法, 认为和这些热衷荣华富贵的人为伍, 是羞耻之事。 於是和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数次邀请他, 他都不出来, 於是就放火烧山, 希望将他逼离绵山。 可是介之推谷口坚守原则, 宁愿抱木遭焚而死, 也不离山受赏。 晋文公哀伤这位廉洁臣子, 下令全国人民不得在介之推被焚而死的那一天用火, 这就是寒食节风俗的由来。 除此之外, 晋文公还命人砍伐树木以作木屐, 然后时常抚摸木屐哀呼道: “介之推啊!”因此介之推清廉耿介的美名, 永垂不朽。

在东汉末年, 有一个名叫管宁的人, 年少时与华歆同席共读。 每当有官家的车子经过门前时, 华歆贝口停止读书, 出去观看。 自此管宁就鄙视他, 视他为贪图虚荣势利的人, 以后就与他割席分读。 所以当时的人都称赞管宁为廉洁之士。

宗彀是南北朝时宋人, 年少就立下大志, 要“乘长风破万里浪” , 他长大后果然因有军功被封为将军。 后来讨伐林邑, 攻克之后, 进入林邑都城, 他对城内·堆积如山的珠宝珍物, 却一毛不取。 班师回京后, 各将领争功, 情况十分混乱, 宗彀却独自躲在树下, 默不出声, 故被当时的人称为大树将军。

陶渊明的清廉耿介, 是大家所熟知的。 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人低头下拜, 淡薄名利, 洁身自守, 作诗饮酒, 自得其乐。 曾作过辞赋, 名叫 “归去来辞” , 藉此表明他志气高洁的心志。 他希望大家都能向古哲圣贤学习, 为人要有操守, 要贱视名利如过眼烟云, 洁身自爱, 将来才能任重道远, 达而至成。 那么, 为正人君子的康庄大道, 岂不是很接近了吗?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六章:义

第六章: 义

公正合宣 财取有道
交友顾爱 助人至诚

美德第六名为义
公正无私两相宜
见危救 乐施济
不骄不谄循真理

「义」者, 宜也, 正当的行为谓之 义。 例如守义不苟, 急人之难的人, 叫「义土」 ; 为救济他而做买卖, 将 所得的钱充作救济费的, 叫 「义 卖」 ; 倚仗正当的道理行事的, 名为 「正义」 ; 见义能勇为的气概叫「义勇」 ; 义侠的心肠叫「义气」 ; 正义和公理叫「义理」 ; 仗义的行为叫, 义举」 ; 本着正义勇往直前, 不稍退缩, 叫「义无反顾」 ; 理直气壮的文字或说话, 叫「义正辞严」 。 一切善行都可叫「义」 。 有正义的人, 不但能守正道从事, 而且还能发挥出刚强无比的毅力。 所做出的事业, 与日」月争辉, 恒古长存於人世间的。

君子作事, 是秉公正直, 见义勇为, 公而忘私, 渡一切苦厄, 救一切苍生的。 当社会国家遭殃时, 出而拯救灾黎, 自动捐献私财, 分施布舍, 怀存民胞物与的心, 己饥己溺, 为社会为人群, 扶危济.困, 这便是彰善嫉恶, 大义为怀的仁人君子。 君子是以义为利的, 小人则反是, 重利轻义的, 视道义为赘疣, 当君子为笨伯, 利欲薰心, 沉醉於物欲私囊, 见利忘义, 千方百计去聚物贪财, 为的要满足他那欲深溪壑。 为了私利, 聚赌、」嗜毒、走私、拐骗人口、掳人劫舍、无恶不作, 甘作社会蟊贼, 人类的大憨公敌。 这就是无廉无耻, 罪不容诛的小人。 孔圣说「君子喻於义, 小人喻於利」 , 说来可真言简意赅, 至理名言。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古时候的人, 非常重视正义, 常常亲身努力实践它。 为了维护正义, 他们毫不顾虑本身的安危, 甚至不惜牺牲性命, 这些都是为守护正义而立下的德行。

因此凡有正义感的人, 一定有超越常人的意志及愿力, 具有忠义贞烈的节操, 存有仁慈博爱的良心。 他们抱着侠义的心场, 不小白艰难辛苦, 不避强悍暴行, 为正义而发, 为正义而行事,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不愿苟且偷生, 危害了正义。

所谓「义」 , 又有忠义, 仁义及侠义的分别。 因此这里引举数例, 以作世人培养品德的指南。

伯夷和叔齐是殷时孤竹君的儿子, 他们为了互让爵位而相继逃避。 恰好那时周武王要讨伐殷王, 伯夷叔齐就跪叩马前, 劝谏周武王不要伐殷。 但周武王不听, 把殷灭亡了。 他们两人为了表现对殷国的忠义, 便决心不吃周朝的粟粮, 隐居在首阳山, 每日仅靠, 采薇充饥。 不久, 两人就饿死了。 因此古今的人都称赞他们是忠义之士。

关云长封金挂印, 辞魏而去, 单骑走千里, 内心无时无刻莫不怀念汉室以及他在桃园里与刘备张飞等结义之事。 因为这样重义气, 守信行, 所以他的英名流传百世, 生平事迹被记入史书, 千秋万世后还为人称道。 他, 的忠心有如日月一样灿烂光辉, 他的正义之气, 盈贯整个天地, 因此关武圣的忠义, 永远垂留人间, 世代不朽。

晋朝的邓攸为了躲避后趟石勒, 谋夺王位所发起的叛乱, 於是携带妻子柔侄儿逃亡。 他心想带着两个小孩逃亡, 一定不能两全, 於是他便对他的妻子说: 「我的弟弟早逝, 只剩下这个孤儿, 按理我们应该先照顾他, 而把我们的孩子遗弃。 如果将来我们都能保全性命, 我们一定能能再生儿子的。 」他的妻子哭着答应他。 等到叛乱平息后, 想不到妻子不再怀胎, 他因此没有了后代。 当时的人认为他是行义之士, 因而哀叹道: 「以邓攸的义行, 为何苍天如此昏昧糊涂, 竟使他失去后代呢。 」

古时候, 羊角哀和左伯桃是好朋友, 在两人投奔楚王的途中, 遇到雨雪的侵击及阻难, 使到他们所预备的衣粮变成不足够, 於是左伯桃把衣粮转让给羊角哀, 然后进入树林中自尽。 后来的人都把这种真诚皂友谊称为羊左之情。 鲍叔牙是齐国大夫, 对管仲极体谅爱护, 所以管仲说: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 」因此后人就用「鲍管」二字来形容难得的友谊。 像他们这种推衣让食, 义薄云天的人, 也都是仁义之士。

至於路见不平, 奋臂相助, 抵强扶弱, 铲除奸恶, 消灭暴徒, 安抚良民, 重义气, 轻钱财, 像唐代的女侠红线及聂隐娘, 汉朝的朱家及郭解等人的仗义作风, 都是侠义之士。 愿你们都能互相勉励, 效法他们。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五章: 礼

第五章: 礼

规矩准绳 举止温良
纲纪遵施 以维正风


美德第五名为礼
慈幼敬老表礼仪
既谦虚 又客气
礼貌待人人欢喜

「礼」是指我们平日起居举止不口亲友交往时一定的礼节, 也指社会亡相沿习的风俗习惯。 「礼」就好似打包裹 的绳索, 绳索断了或弛松了, 包裹也就要散落了, 这绳索是「礼」, 包裹是指社会和人群。 譬如送人的物品叫 「礼物」; 举行典礼时所穿的衣服叫「礼服」 ; 国家举行庆典时, 表示敬意所鸣放的炮叫「礼炮」; 恭谨诚敬 之意叫「礼意」 ; 待人恭敬的态度叫「礼貌」 ; 礼节方面的教化叫「礼教」; 尊敬贤人叫「礼贤」 ; 谦虚的态度叫「礼让」 ; 接收了人家的礼物 或礼遇, 必须加以报答, 叫「礼尚往来」。 「礼」是教人要自卑而尊人, 自谦而敬人的。

立国要国法礼制宣明, 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定才能维护, 国计民生才得康乐。 所谓国法礼制即是国家法典, 若这法典废弃, 国无法纪, 社会秩序纷乱, 人民生活痛苦, 国家无从建设, 国情紊乱如麻, 人民熬煎在水深火热之中, 永无宁日, 结果招致外来侵侮, 沦为他族的奴隶。 现时代人为的物质科学, 突跃猛进; 人口蓄衍暴增, 生存竞争剧烈, 影响社会民间生活习俗, 瞬息万变, 致使时下一般人对礼的道德观念, 多日渐淡薄。 有─部分人, 受物质文明所产生腐化的社会习气所影响, 尤其是不良的电影、书报、嗜毒所感染, 散播流行, 日夕都在寻求物质享受, 把维系社会秩序安宁的礼教, 视为讲求物质享受的绊脚, 或摧毁, 或唾弃, 恣情纵欲, 甚至诡诈作恶, 破坏社会公安, 无所顾忌, 完全毁灭了人类崇高的道德观念。 不比从前的人, 生活单纯, 人心淳朴, 德行笃厚, 喜爱田园花鸟精神高尚的清静生活。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周朝时候, 政治教化非常昌明, 人民生活健康快乐, 文化一日比一日兴盛。 到了成王继位的时候, 因他年纪小, 便由他的叔父周公代为治理国事。 周公勤劳国务, 对贤士则以礼相待。 他曾告诉其子伯禽说, 他“一沐 二握发, 一饭三吐哺” , 急不及待礼遇贤主, 为的是恐怕失去贤才。 他不但礼贤下土, 而且还制定礼乐来教导 人民, 而在宗族的世代编排也很有次序, 使大家都知道礼义, 明白长幼尊卑的分别。 又制定六礼, 也就是冠 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相见礼等六种礼节。 重视男女之别, 更作出五常, 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 恭、子孝五种人伦的常规, 表彰伦常大义。 因而, 在当时, 乡里邻居间相亲相爱, 和睦共处; 夜晚睡觉可以不 关门户; 在路上见有遗物也不贪拾; 行人都知道让路; 农夫也从不为田界纷争。 大家都懂得礼义廉耻。

所谓“礼”, 就是人与人之间所应履行的法则, 拿礼来当作行为举止的法度, 这是不可随意更改的。 彬彬有礼的君子, 常常推广礼义来警惕自己。 谆谆善诱的儒家学者, 都很谨慎地遵循规矩。 所以说, 礼义实在是一刻也不可以忽略的。

以前孔子治理鲁国, 以大同世界, 也就是他理想中的盛世, 作为法则, 以礼义来治国。 在鲁国为相三个月, 鲁国便被治理得很好: 进入他的乡市, 便可听到弦歌之声; 出游郊野, 也可看到人们打恭作揖, 相让相迎。 人民都懂得礼义, 主人也懂得乐艺。 所以在春秋时代, 鲁国堪称为礼义之邦, 原因就在这里了。 到了春秋末期, 礼乐被废除了, 於是就造成战国时代的混乱。 所以说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良方, 这是可以理解的。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四章:信

第四章: 信

诚实真意 言行相顾
履约善后 保持永气

至美德第四名为信
诚实乡寺人一片心
言已出 必照行
一诺千金人尊敬

「信」者诚实也。 例如诚实、不虚假叫 「信实」 ; 诚实正义叫 「信义」 ; 相信而佩服叫「信服」 ; 债任的心或信仰的心叫「信心」 ; 遵守信用的人和信仰宗教的·人叫「信士」 ; 任用不疑叫「信任」 ; 因有信用而托其办理事劝叫「信托」 ; 又如信实反而被怀疑, 忠诚反而被毁谤, 叫「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 「信」是教人说话和做事, 要诚实, 不虚伪, 要言行一致的意思。

为人一定要守信, 因为守「信」是人生事业的命脉。 做事无信, 心口不一, 结果事情办不成, 朋友交不好。 对人无信, 县口是违背良心, 欺天骗人, 虽人体仍活着, 实则行尸走肉, 失去做人的意义。 俗语说「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 , 夫子说「民无信不立」 。 这二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信是内不愧己, 外不诈人, 良心自在, 诚恳待人的。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信义」是立身的根本, 是处世的良方。 古人素来极重视诺言, 这就是遵守信义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义, 那么他的为人一定是反复无常, 别人也不会和他把臂同游, 也难和他商量大事。 国家如果没有信义, 那么早上颁布的法令到了晚上就会有所更改, 导致人民无法适应遵从, 终於造成国家纷乱难治。 古人说: 「信乃立国之宝。 」意思是说信义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实在是真理之言。 国君如果没有信义, 政令便不能施行; 卿相没有信义, 法令便不能通行; 官吏没有信义, 就会流於奸伪欺诈; 读书人没有信义, 就沦为小人之流, 反复无常, 无赖妄为。 所以人生处世, 应当以信义为做人最重要的原则, 现在我特别举出数项例子, 来作为毫无信义的人的自我警戒。

秦国宰相商鞅立下变法的条规, 为了向人民表明他信赏必罚, 言出必行, 曾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枝三丈高的 木, 告诉人民谁能把它移到北门的, 买十金。 因为没有人敢移, 他就把赏金加至五十。 果然有一个人把木移到 北门, 商鞅也就真的赏他五十金, 表爪目己言而有信。 他就用信来治理秦国, 秦国便逐渐富强起来。 齐、楚、 熙、韩、赵、魏等六国的政令反复无常, 不遵守信约, 终於被秦国灭广。 刘邦在关中时曾与父老们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而目他门说之后, 必定实践, 终於奠下帝业。 楚汉相争之时, 楚怀王立下先入关中 者为王的信约, 项羽谷口毁约背信, 杀死楚义帝, 最后他也落得在乌江畔败亡。 季布把诺言当成千金般重视, 使 到远近的人都十分崇仰他。 韩康曹药, 一口不开二价, 诚实有信义, 从来不欺诈别人。 所以由古到今, 遵守 信义的人, 一定事成业盛。 根据历代史书所记载, 抛弃信义的人, 一定败亡。 但愿你们信奉德教的贤达, 都能 做到遵守」「信义」的正人君子, 不誓 做违背「信义」的小人。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三章: 忠

第三章: 忠

竭诚尽力 事有负责
坚志贯彻 正直无私

美德第三名为忠
爱国爱民记心胸
尽职守 众钦崇
建国富强立大功

忠者是真诚尽责坚贞力行之谓。 是教人存心正直, 对人对事不偏不私, 不虚不伪, 凭良心去做的意思。 如真实的心叫「忠心」 ; 忠诚孝顺叫「忠孝」 ; 诚心为公众做事叫「忠义」 ; 忠诚坚贞的气节叫「忠贞」 ; 忠厚和信实叫「忠信」 ; 忠诚勇敢叫「忠勇」 ; 见友人有过失时, 要忠实地告诉他, 好好地劝导他, 叫「忠告善道」 ; 忠善待人, 能够减少人的怨恨, 叫「忠善捐怨」 。 又如受人之禄, 办人之事, 必须忠心去为人服务, 事成功立为止, 要不然便是亏心。 亏心便是诡诈不忠, 欺人欺天了。

社会各界要怎样为人效忠?

A·兄弟叔伯妯娌, 一处同居, 训妻教子, 敬老慈幼, 伦常礼让, 和谐相亲。 为生活为家庭, 努力前进。 凡事协商共议, 人人克尽责任。 这是对家庭的「忠」。

B·为人雇工劳作, 赚取生活度资的, 要尽心出力, 不偷工躲懒, 不草率了事。 工作表现良好, 时常为人信赖, 处处予人信 心。 这是劳工的「忠」。

C·乡村庄户, 辛勤耕种, 从事改进增产, 供给社会需求。 人人安份守己, 纳税良民。 这是农户的「忠」。

D·做买卖的商贾, 要童叟无欺, 亦商亦友, 助人便利。 不但秤足货新, 也要价廉物美。 要是天良背弃, 以伪乱真, 那便是奸商了。 这是商人的「忠」 。

E·教育是良心事业, 教师乃为人师表。 当教师的要时常自发良知, 以德化人。 对教导不敷衍不骄气, 视学子为亲己, 循循善诱, 训导学子成才成器。 这是教师的「忠。 」

F·政府官员, 是人民公仆。 先忧民之忧, 后乐民之乐。 不枉法, 不贪污, 廉洁自守, 励行职责, 为民兴利除弊, 官民合作, 共为国家效力。 这是政府官员的「忠」。

吕纯阳师尊乩示: 立德之门, 崇教非逢, 扶正风以易俗, 导世人从正轨, 是为德人之风。 忆周公孔孟, 历数干载之遗教, 化育於大千。 而治天下之逆理背道者, 实乃圣贤之唇舌。 冀世界之升平, 万民常处於乐境。 士知礼乐, 忠贞报国。 耿耿坚心勤政, 不妄偏意, 农则图耕丰获, 日出荷锄忙稼, 日暮归里顾亲, 清闲度日, 别无奢求。 工匠精心求巧, 图近天孙织锦, 适应时代之改进。 总奉鲁班之术, 艺技高超, 则愿足矣。 商贾自易为谋, 通畅货利, 日举千里, 公道图展, 以求基础稳定。 效陶朱胜, 信义唯一, 妄为失信, 以保人格, 前途似锦。 以上持述, 乃世人必以正规而行之, 若如是, 德立而教可兴, 皆赖德徒遵其道而行其德, 则吾教之兴亡, 指步可待。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国土无双双国土, 忠臣不二二忠臣。 」

以上这首联语是歌颂赞扬唐代张巡和许远二位忠臣的。

他们的忠诚报国之心, 有如日月一样光辉, 壮烈刚正之气, 震动天地。 在安禄山反叛时期, 他们合兵守住睢阳孤城, 防御贼人, 最后粮食完了, 外援又不来, 可是, 他们仍然临危不肯屈服, 尽力保全忠於国的节操。 这种忠心爱国的精神, 远近闻名景仰。 忠贞壮烈的气节, 使到众人钦佩, 英名永垂不朽, 而且长久昭著於史册, 芳名流传於万世, 实在很有道理呀!

自古以来忠贞义士, 必有超过常人的气节, 正义凛然, 忠肝义胆, 具有浩然正直的气概。 目口使是富贵也不致淫乱, 始终坚守着节操而不变; 就是贫贱也不会改变他忠心耿直的意志; 也不能以权威武力逼使他屈节; 更难以崇高的名誉或地位, 促使他大志动摇。 所以忠义之士, 自愿舍生, 精忠报国。 他们所以这样做, 全是秉承天地间正直伟大的正气, 力行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德的精神。

敬仰关云长的忠心义气, 挂印封金, 辞魏而去; 仰慕苏武的忠贞节操, 出使匈奴, 被留十九年, 带着旄节, 始终不肯屈服; 比干, 殷纣的叔父, 因劝谏殷纣, 纣王不但不听, 反而剖割他的心, 可是他的忠名却昭彰百世; 宋徽宗的左相王佐, 为正义而断臂, 他的忠义贞烈将永远流传千古; 岳飞的忠心‘耿耿, 壮志震撼河山; 宋文天祥的忠义肝胆, 盈贯天地, 临死也不苟且, 从容不迫为大义而死。 临死时, 衣带中有赞文说: 「孔日成仁, 孟日取义, 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意思是说孔子提及杀身成仁, 孟子建议舍生取义, 只有尽了义, 才能成全仁。 读圣贤书籍, 所学的是什么?思而领悟, 那么现在及将来才不致感到惭愧。

唉, 忠臣的所作所为, 能感动天地, 且使鬼。 哭神泣。 圣人贤人的所作所为, 能够垂留千载, 而且昭著百世。 史籍里所陈述的, 都是忠良臣子。 简册所记载的, 也都是英烈志士。 你们应当互相勉励共同学习啊!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二章:悌

第二章: 悌

敬重兄长 亲如手足
兄友弟恭 荣辱相关

美德第二名为悌
兄弟姐妹相和气
时商量 互勉励
对待亲朋似兄弟

「悌」的意思在狭义上解是「悌」者顺也, 是兄弟友爱, 善事兄长的意思。 前人对悌的解说是「如父坐, 子则立; 如姑坐, 妇则立; 兄坐, 弟则侍: 姐坐, 妹则侍。 对长辈不敢并行, 也不敢对坐。 有问则应之, 有命则趋之。 不敢怠惰放肆。 此皆悌之道也。 」现在廿世纪, 科学昌明, 文化发达, 社会和家庭生活, 和从前完全改观。 我等同德, 崇奉德教, 应熟记和奉行德教十章和八则, 以及德教信条, 对父母饮食起居, 要问安视膳, 下气柔声, 早晚亲自照顾。 精神上要时加慰藉, 以表孺慕之诚, 让他老人家身心愉快, 享乐晚年。 同时亲睦弟幼, 如手如足, 不争长论短, 不斤斤计较, 所谓「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互忍互让。 一团和气。 如家中或对外界有何事故, 兄弟间有询问有商量, 做起事来, 协力同心, 朝向目标, 戮力共赴。

「悌」字在广义上说, 尚有「敦亲睦宗」 , 「谦恭礼让」 , 「爱众亲民」等爱社会爱人群的含义。

「敦亲睦宗」

我们在家中, 兄姐要爱护弟妹, 弟妹要敬爱兄姐。 恭兄幼弟, 相敬相亲。 绝不可因为小事相争口角, 惹得父母生气, 那就失去悌道了。 在外我们要做到如古人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有尊敬人, 人必尊敬我; 我有友爱人, 人必, 友爱我。 由此推及一乡一县, 一州一国, 那么一国岂不是好像一家了?

「谦恭礼让」

「悌」字的意思是屈己待人。 凡事要让人居前, 自己在后。 行则让路, 坐则请先。 长上幼下, 秩序井然。 分物时推多宁少, 饮食时在后不争。 长者为兄, 幼者为弟。 尊师重道, 虚心求教。 这是「悌」的员义。 假如轻慢尊长, 骄人傲物的, 那就失「悌」了。

「爱众亲民」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不论他是何种族人, 或是外国人, 我们都要当他兄弟姐妹一样看待。 有饥寒的想法周济他; 有疾病的施药治疗他; 有事难解难办的, 也帮忙他解决。 大家亲如兄弟手足, 和睦共处。 像这样「爱众亲民」 , 「悌」道便畅达了。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齐桓公任用管中为, 宰相, 交给他治理国家的大权, 齐国便富庶强盛起来。 同时又依从他的计策谋略, 敬奉周朝王室, 讨伐夷狄异族, 曾九次会合诸候, 一齐匡救天下。 当时诸候都顺从他, 并尊称他腐霸主, 所以他就是春秋时代五霸中的首霸。 齐桓公死, 他的儿子争夺王位, 各不相让, 於是兄弟相争, 打了起来, 不顾父王的丧事, 以致弃尸在小房里, 生满蛆虫。

唉, 兄弟为了争夺嗣位, 手足互相残杀, 霸业因此衰颓坠落。 对长辈不孝顺, 对兄弟不和睦的罪名, 实在是难於饶恕。 反过来看看现今的社会, 也多有这样的情形, 丧事刚完毕, 尸骨入土末寒, 兄弟间便争噪四起, 闹个不停。 有的是为了争夺家产遗业, 有的是因听信枕边人的话, 结果兴起官司, 闹上法庭, 有如鹤蚌相争, 渔翁得利一般, 只是给那些贪污的官员带来利益吧了, 自己还要徒然负上兄弟相残的「不悌」罪名。

朱柏卢先生治家格言中有一句说: 「听妇言乖骨肉, 岂是丈夫」 。 意思是说听信妇人谗言, 与亲身骨肉分离的人, 还算是男子汉大丈夫吗?俗语也说「打虎还须亲兄弟」 。 这句话比喻手足之情之亲密, 这是因为兄弟是至亲, 喜忧互相关联的缘故。 曹植被他的哥哥曹丕所逼, 在七步内作成一诗, 也就是所谓「七步诗」 ,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遭丕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 作出这种行为, 便被世人所讥笑, 成了万古的罪人。 所以每次想到孔融年纪小小就懂得对兄弟礼让和曹丕迫害亲兄弟的行为, 怎不令人叹息呢!但愿世上, 那些在兄弟间不相敬爱和乐的人, 要明白自己的过错, 而知道省悟和改过。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一章:孝

第一章: 孝

恭尊父母 顺承亲意
养尽其乐 祭尽其礼

美德第一名为孝
双亲恩大如山高
朝问安 晚伺候
亲心快乐为重要

孝者报也, 是报答别人恩德的名词。 例如尽心奉养父母的人叫「孝子」 ; 孝顺父母的方法叫「孝道」 ; 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叫「孝悌」 ; 善奉尊长或奉献物品给尊长叫「孝敬」 ; 忠诚孝顺叫「忠孝」 ; 孝养顺从叫「孝顺」 ; 下能孝上而上能慈下者叫「孝慈」 ; 为孝的德行所感动叫「孝感」 ; 有的鸟能反哺, 故叫 「孝乌」。 在世上人生的恩情, 最重大者, 莫过於父母养育之恩, 所以「孝」是指敬爱父母而要报答父母恩德的意思。

常言道父精母血, 生我育我, 历尽几许艰辛疾苦。 适龄送学, 又经过多少波折困难, 无非望我长大成人, 丕振家声, 贡献国家。 父母这种含辛茹苦, 悉心尽瘁於子女的纯爱与恩泽, 实在崇高伟大, 无与伦比。 为子女的怎可不牢记在心, 时刻紧记要报答呢!

谈美德 何野云师尊

「大道」实行时, 要大公无私, 以大家所公有, 公治, 公享为目标。 培养道德的要旨, 则应从善如流, 为善至乐。 行善之道, 须先行孝, 俗语说: 「万恶淫为首, 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 淫是天下最大的罪恶, 孝是世上最主要的善行。 苍天是人类的始祖, 父母是我们的本源。 如果不知道孝顺双亲, 忘记其根本, 这怎么配称为人?羊都知道跪乳报恩, 鸦也有反哺大义。 连禽兽都知孝道, 更何况是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呢?那么怎样才是孝呢?汉朝有个名叫黄香的九岁小童, 在夏天时候, 临睡前必先用扇子将父亲的枕头和席子扇凉; 冬天时, 则先以自己的身体温暖了父亲的被褥, 然后才请父亲入睡。 黄香小小年纪, 就懂得孝道, 因此深受汉皇的奖赏。 周朝时候, 楚国的老莱子, 对父母非常孝顺, 平时极关注他们的饮食, 除此以外, 他为了博取父母的欢心, 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衣, 拿着各式玩具, 在父母面前, 学着小孩子大哭大吵, 以这种姿态来逗引父母笑乐。 他的这些举动, 完全是为了让父母心情愉快, 延年益寿。 他们这两人的作为, 是孝行精神的升华, 也是人间的「至孝」 。 孔子说: 「人子孝事其亲,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意思就是为人子女者, 必须遵从孝道, 敬爱双亲, 使他们的生活充满天伦的乐趣。 朱柏卢说「重资财, 薄父母, 不成人子」。 意思是注重钱财, 薄待父母, 不配为人子女。 这是最忤逆不孝的行为。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

十章是修身进德的中心思想
八则乃日常生活之行为标准

德教是崇奉道教、儒教、释教 (佛教) 、耶教、回教等五大宗教的, 也奉守德德社诸佛仙真暨古哲圣贤的嘉言懿行的。 德教教义标立: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等十德(又名十章) , 为同德修身进德的中心思想; 不欺、不伪、不贪、不妄、不骄、不怠、不怨、不恶等八则, 为同德日常生活中的德行标准。 还有一, 教不离德, 德不离身。 二, 无侵损相害, 无是非讼扰。 三, 慧志洁净, 恬愉自得。 四,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五, 戒酒、戒淫、戒睹、戒烟。 六, 立身行道, 扬名后世等六大信条, 为同德自律自勉, 终身行德的道规。 凡是身入德门的善子, 要奉行「十章」「八则」和「六大信条」 , 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德教信徒。

德教会是推动德务和发扬德教的机构, 在我们马来西亚, 以及新加坡, 泰国, 香港, 日本, 澳洲, 甚至美国, 都有德教会的设立, 目前中国也相继创设, 德教会能于世界各地普遍创立, 深得各地广大人士信仰和爱戴, 这不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事, 其中是有道理存在的。

德教除劝人弃恶扬善, 正心立德外, 也经常主办或协助当地的慈善事业, 如援救贫老孤寡, 赠医施药, 施棺赠葬, 以及天灾人祸的赈恤。 这是德教济世为怀的宗旨, 数十年来德教会筹办社会福利事业, 已受到各地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赞许了。

同德之间, 是不分贫穷富贵, 一律平等, 德教一家亲的。 即对外界人士, 也爱人以德。 语谓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德教就是要发扬此种伟大的敬爱精神, 扬大教化, 正德同归, 人类互助相亲, 安居乐业, 促进国家繁荣, 世界和平。

人生于世数十寒暑, 富贵荣华, 如烟似梦, 金银财宝, 生无带来, 死也无法带去, 及时醒悟, 将有用之金钱和能力, 用于济人之急, 扶人于危。 为善积德, 福荫子孙。 善缘广结, 造福社会人群, 为后人所思忆。 人生至此, 尚需何求?

愿世人有识之士, 同来信奉德教, 同在德教旗帜之下, 大家手携手, 共为弘扬德教而努力。 祈望世间开遍德教之圣花, 人间结满升平盛世之德果。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教十章八则

德教十大纲旨
「孝」

-- 恭尊父母 顺承亲意 养尽其乐 祭尽其礼

「悌」

-- 敬重兄长 亲如手足 兄友弟恭 荣辱相关

「忠」

-- 竭诚尽力 事有负责 坚志贯彻 正直无私

「信」

-- 诚实真意 言行相顾 履约善後 保持永恒

「礼」

-- 规矩准绳 举止温良 纲纪遵施 以维正风

「义」

-- 公正合宜 财取有道 交友顾爱 助人至诚

「廉」

-- 清白莫贪 操守高洁 生活严肃 俭可养廉

「耻」

-- 情欲羞辱 真切觉悟 安份守己 戒生妄念

「仁」

-- 博爱无私 民胞物与 罔伤生灵 宜体天心

「智」

-- 聪明达理 奋发自励 明辨是非 知所适从

德教八则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七) 星洲德教联合总会简介

当大马德联总正式成立的讯息传达星洲, 振奋了德教界, 并相应随著筹组星洲德教联合总会, 经历多年的人事部署, 终获批准, 目前拥有六名会员阁, 除了紫新归南总, 其他的灵隐寺, 济云阁, 济芳阁, 紫盈阁, 紫经阁, 西湖太和观存德社, 都是星洲德教联合总会成员阁!

扶危济困, 救苦救难, 是德教慈善为怀之特徵, 星洲德教领导层在推展传统义举时, 配合环境的演变而注入时代的使命: 诸如德教病老院, 迟钝院, 家庭服务中心, 婚姻辅导, 青年辅导, 托儿所, 乐化家园, 治疗所等措施, 不但实惠, 且赢取政府激赏和信赖, 而给予全力资助和赋以全权处理, 这是德教界罕见的成就, 确实令人起敬!

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 雏无天然资源, 但以经济学人治国而于齐身经济强国, 素以法治严厉享誉国际, 身在一个如此高度竞争法律严明的社会, 德教若是一个推崇迷信的邪教, 早被严禁遗弃; 可是今日的德教会, 非但没被关闭, 却茁壮成长, 深受民问爱戴, 备受国家匡扶, 显示德教是一个正信的宗教, 慈善义举的正常操作, 显示德教会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正当组织, 身为德教中人, 应为星洲德教界历来先贤所做出的奉献, 合十顶礼!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八) 德教的经典

一路来, 传为万世留芳的五大正信宗教, 都有本身的经典以明教义, 禅真理, 醒世俗, 使众生从善, 导信众脱迷, 诸如圣经, 可兰经, 三藏十二部经, 四书, 道德经, 凡从事宗教传播的护法使者, 必遵经循典, 布道行德, 为教发扬, 所以, 上苍的启示, 意旨, 授命, 传典, 教徒多必躬谨持行!

德教会通过扶鸾降谕, 再经人事善谋而创立, 是神人相通的结晶; 因此, 德教的经典, 若通过神人相通的途径来宣化, 较之囫圈吞枣强人之美, 来得较吻合德教创立的契机!

颁布於潮汕的德教心典和德教意识, 正是吻合创教契机的德教经典, 可供德徒精进修持, 至於历来师圣宣化乩文, 各阁视为珍藏, 宛如璞王生於石中, 未为良匠所取而琢之, 更遑论有系统性的编纂, 如圣经或可兰经之类的完整, 广为德徒引为共识共奉的经典!

一九四八年, 宋大峰祖师於铭阳善社圣坛, 降笔撰述孚圣吕祖传记, 详述吕祖肉身成圣经历, 该文献泄玄吕祖身负圣命。 『他年南土, 帝旨傅经, 圣典宣化, 德教同彰。 』数十年来, 德教南傅, 吕祖降示乩谕文献, 遍及港星马泰, 惜略遭散失, 纵使有记戴, 恐仍未足收集。 编辑成典, 以微验宋大峰祖师之预言!

『圣典』一书, 出自马来西亚德教联谊会母体大山脚赞化阁圣坛, 是孚圣吕祖奉上苍真主和关圣帝的旨意, 通过沙盘柳笔, 将道, 佛、儒耶、回、德、六个宗教的教义, 分章闾释, 并以存异求同, 统归教旨於至善之境界, 再经人事抄录校对篇纂付梓成刊的一部德教圣典, 它吻合创教契机, 也验证宋大峰祖师当年在铭阳的乩谕预兆『他年南土, 帝旨传经, 圣典宣化, 德教同彰!』

从宗教的正信观点来看『圣典』, 它所函盖的宏范, 既深广且, 它所推行的乃是中庸之道, 它具有正开智的启发, 辟迷误的指南: 是人类的真理, 教门的福音, 温和的陶化, 警惕的晨锺, 至坚的使命, 博爱的精神, 凝聚的力量, 圆融的象徵, 大同的展望!在德教朝向正信宗教的弘法布道, 『圣典』将是一部很贴切宣扬五教同宗的经书; 可惜, 『圣典』一书, 宛似春秋趟国璧王, 依然深藏山石, 何年何月何日, 何氏再世, 取而琢之, 成为『镇宝』?唯有拭目以待!

『德教圣经』乃出自星加坡德教会紫经阁, 是一部供德徒早晚修持诵读的经书。 持诵是经, 宜於静夜清晨, 气爽神清之候, 先洁净身, 然後严整衣冠, 诣香案前, 拈香礼拜, 存恭敬心, 注想圣容, 威仪如在, 然後长跪, 礼诰毕, 乃朗诵经文, 展卷之初, 即直想日: 今诵是经, 当有玉帝(关圣)敕令护法神, 鉴观在上, 心存虔诚敬畏, 涤去游思杂念, 口诵心维, 身体力行, 方有感应!可见关圣帝并不推祟迷信膜拜, 而鼓励通过持经诵典, 达致自我提升参悟以臻个人修持的至善境界, 因此, 在德教走向宗教之正道『德教圣经』亦是一部德徒自修参悟必备的经典!

『德桥醒世浅集』出自泰国紫系德教会, 将潮汕、港、星、马、泰各地圣谕乩训, 汇集付梓, 内容盛陈师圣宣化乩文, 如五教归一, 名山记游, 道德诸篇, 文采秀发, 实非常人之所能, 诗词歌赋, 宛似仙凡面晤, 语多以德教人, 导人归於正轨, 读之必惕然有所行劲, 诚属德徒修心养性, 提升德学善知正见, 不可或缺之德教读物!

德教经典, 容或不啻上述, 在德教走向宗教正道上, 急须师圣乩谕训诲以扎实教义内涵之际, 若有珍藏, 亦应诸公於世, 惠泽众生!德教圣经, 圣典, 德桥醒世, 为文简介旨在抛砖引玉, 深信有心德生谅必以睿智正视!至於中外普渡皇经, 似已绝响。 出自四川成都通儒坛, 民国十三甲子年, 玄穹禅让退位前, 先颁布十六章经文, 随著玄昊登位再颁布十六章经文, 王阳明师尊临弯定名『中外普度皇经!』环顾整个德教界, 鲜少提及此经, 未悉是何因缘!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九) 总结

整个近代德教史, 始於关圣帝登极, 通过扶鸾, 传达圣帝悲愿, 铭阳善社率先落实圣帝慈悲本怀, 紫香阁开创德教会楷模, 神速兴盛於潮汕, 立下奉乩谕创阁发展模式。 中国政局剧变, 马区使德教没落, 随著资深德生南来, 德教会向港泰星马华裔聚居城镇推展, 经历五十年的演变, 德教在香港已无复当年风光, 台湾日本走不过草创期即消声, 美欧寮有赖时缘撮合, 星马泰炽热蓬勃, 如日之方中, 紧握德教会当前发展命脉!

剖视德教近代史发展程, 『扶乩』扮演著催生成长要角, 众生之所以投入德教会的慈悲喜拾善行, 多出於被圣谕乩文的感召。 神圣的乩弯, 彰显德教的尊贵, 任何妄言渎及德教圣鸾的严肃风范, 肯定将为德徒所不齿。 德教会由乩来由乩兴, 是一项经已证实的史事, 世人不明究竟, 投以奇异眼光, 应给予正告以正视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而顾虑乩能载德亦能淹德, 遂有封鸾圣谕, 埋下隐忧; 扶鸾封鸾各执仁智, 如何化解谅非轻易!其实, 扶乩不过一项『神通』, 『神通』在弘法布道上, 固有其不可或缺, 但终非『了究之道』。 佛陀弟子神通第一目建连, 自悟前世杀业深重, 在一场争执中, 宁肯死於外道乱石, 不以『神通』自救, 以了却一段业报, 目建连的以身殉教, 印证因缘果报才是『了究』之正道, 这与关圣帝的言教吻合!大家若能以金刚波若妙智, 空观『神通』, 『有』中观『无』, 『无』中观『有』, 以同体大悲的空观看扶乩, 就不会流於『有和无』的我执。 对热衷扶鸾善信, 大家给予关切匡扶, 对受命封鸾善信, 我们给予谅解尊敬, 让彼此都乐在各自的喜悦, 坚定信念, 为德教奉献!

德教会的圣坛圣殿, 历来所见, 较著重於拜拜层面。 德教既然标榜五教同宗, 除了崇敬五教教主圣像, 更应提升五教意识, 圣殴正是扬教道埸, 可供展开较高层次的宗教研修聚会。 再说, 举凡宗教必备的祈祷, 感恩、皈依、婚礼, 往生等仪规, 德教尚未达致共奉阶段; 比如探丧, 有者诵德教心典, 有者念佛教往生咒, 德教自诩五教同宗, 自有本身应循仪规, 岂可囫圈吞枣。 『圣典』一书, 确有明示、可惜, 时缘未臻, 鲜为广识, 更遑论供奉!

关圣帝的本怀悲愿『发大悲心, 杨大教化, 度一切苦厄, 救一切苍生。 』所涵盖的真义, 不应只限於恤孤寡贫, 施医赠药, 济困救苦的物质布施; 也应普及玄黄参化育, 慧缘修真根的正觉法施。 德教会应展开『物法兼施』的善行修持, 方克圆满落实圣帝悲愿!诸佛仙真是圣帝护法菩萨, 乩谕圣训, 离不了菩提心, 脱不了因果律: 德教善信是圣帝人间护法, 单持物质布施证不了菩提原页, 也应常持圣典, 正觉开智, 超凡化真, 才能言登得善果, 同登棰乐土、共跻天堂欢!

最後, 谨以『圣典』一书所涵盖的圣意要旨, 作为本文的总结:

上苍在这个末时代, 颁德为教, 主要目的, 在於警惕为教者, 不可歪曲教义, 乖离道德, 教徒必须切实以德为行为的表现, 以德为教育的培养, 以德为人伦的启范, 以德为正道的匡扶, 而不是以德来作门面的装饰, 口头之美言。 同时, 更要宗教不分彼此中外, 不限界域门户, 不含妒忌排斥, 不存偏见私心, 以真诚善意, 一同来负起宗教救世辅导的神圣任务, 尤其是今日面临道德沦亡, 人心奸恶的末世欺伪的行径, 比比皆是, 而旁门邪教之误人, 魔鬼妖言的惑众, 更是无处不有, 其祸害之猛烈, 猖狂恐怖, 已大有掩盖正宗的气势。 所以, 上苍在颁典德教时, 正是针对今日的宗教而言, 今日的正信宗教, 道释儒耶回五大宗教, 应该不分彼此, 互相尊重, 行道一致, 向共同的目标, 携手合作, 汇成一股正信的风气, 消弭旁门邪气的熏天, 扫除神棍妖言的惑众, 以清混淆, 以正视听, 来共维宗教神圣的尊严, 保特道德固有的观念, 稳定国家社会的安宁, 谋求人愿真正的幸福, 创造人间安乐的浮土, 达致世界和平的宗教使命!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六)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简介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是源自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的易名, 易名的原因是为了容纳所有名目字系下同的德教会的参与, 以早日实现德教界梦寐以求的圆融目标!

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的前身是南洋德教总会, 由於星马分家, 原是一家的紫系十八阁, 在组织上不得下各别注册, 星洲沿用原名, 大马紫系十七阁则以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申请。 一九七二年, 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社团修正法令, 在第十三节A条例, 明确的指示, 社团职委应系本国公民, 不得与任何外国团体发生联系, 基於上述局限, 南总与德联才分道扬镖, 各自为政。 职故, 从南洋德教总会的史实著手探讨, 深信会较贴切的透视整个德教总会组织演变的来龙去脉!

奉天降谕 南总承运而立

南总就是南洋德教总会的简称!一九五六年协天阁关主裁圣谕筹组德教总会, 众德生奉谕展开人事协商, 达致共识, 定名为『南洋德教总会』, 会址定在星洲, 会员以阁为单位, 会长总务财政依创阁先後秩序轮值, 委任小组拟妥章程, 向政府申请注册。 一九五七年获准, 成为现代德教历史上第一所合法总会, 会员就只有紫系九阁, 一九六四年完成九二创阁圣命, 南总才拥有十八名成员阁, 各阁供奉圣像, 圣坛布置, 参拜仪式, 都遵循南总指示而划一!

南总的概念来自神说, 南总的落实来自人智, 南总的成功是神人相通的实践, 可见, 德教所强调的神人相通, 不是迷信的惑众之言, 而是一项可实现的信息!

与时并进 德联顺势成立

德联就是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的简称, 注册地址是柔佛巴株峇辖紫英阁。 其实, 南总与德联, 二原为一, 只是会议沿用南总名称行事, 至一九七二年, 大马政府严厉执行社团修正法令, 星洲紫新阁只好归属南总, 大马紫系十七阁为情势所迫, 脱离南总, 德联就此川页著时势的驱向而成立。

一九七三年开始, 德联门户大开, 会员阁不再仅限於紫系, 其他字系德教会亦纷纷参与, 至一九八七年, 除原有十七阁, 再加上新入会的丰盛港紫林, 波德申紫德, 吉兰丹紫灵, 美里紫星, 红毛丹振光, 大山脚紫济, 实兆速振兴, 淡边紫祥, 居銮紫銮, 美里紫理, 雪隆紫嘉等十一阁, 共有二十八个成员阁!

德教圆融 德联易名德总

德教圆融, 酝酿多年, 始终缘十坚一面, 未克达致!八十年代中期, 由於各系德教会频密展开庆典活劲, 阁与阁之问礼尚往来, 经常联系互通音讯, 打破过去的藩阂, 彼此都觉得德教界应有一个组织, 将所有不同字系德教会拉拢起来, 基於类似心态的驱使, 当一九八七年假怡保济德阁召开大马德教圆融大会座谈会时, 获得空前热烈反应, 在会上经过坦诚协商, 达致共言战, 成认德联是一个现有的合法组织, 只稍名称略作更改就行!

一九八七年三月廿八日, 德联车仑值紫书, 假柔佛新山假日酒店召开第卅届常年会员代表大会, 出席会众除德联正式代表, 更有来自紫、济、振、善社领导层列席, 针对德联易名课题, 作出胸襟坦阔的理信定夺, 德联易名为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简称德联总而不作德总, 事因总会和联合会在社团法定铨译显然不同, 联合总会纯系华社一厢情愿的称呼)!并成立圆融行劲委员会, 广邀散布东西马城镇德教会, 加入德联总!随後, 紫、济、振, 及东马德教联谊会等属下成员阁, 都个别填妥表格, 依章申请入会。 目前, 德联总经拥有愈七十会员阁, 成为港星泰最俱规模阵容浩大的德教总机构!

一九九二年, 德联总属下成员阁吉打济阳阁及槟威九阁, 先後主办环球会鸾大会及第一届世界德教敦谊圆融大会, 前者是德教传统沙盘柳笔的盛举, 後者是德教千秋发展走向的智举, 圣举来自神通, 智举来自人通, 两者巧合, 恰是神人相通的写照, 因而吸引了各地德教先进, 喜悦同欢共聚, 为德教的扶鸾圣业和德教会的发展前景, 做出了务实的贡献!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五) 近代德教会的起源发展历程

目前, 散布各地德教会组织, 名目上有紫、济、赞、振、善、明、绿、寺、观等称号, 各有源起因缘, 发展机遇, 分章探讨, 深信会较贴切的透视整个近代德教会的来龙去脉!

中国紫系德教会史略

一九三一年, 九一八事变, 日军从东北入侵中国, 无辜百姓, 深受军国主义的黩武躁斓, 饥荒处处, 饿殍遍地, 七七芦沟桥事发, 炮火弥漫整个中国。 一九三九年, 在广东省潮阳县和平区英西港, 有位发菩提心的乡贤, 为祈求战争早息, 乃与数友好相约斋戒沐浴, 虔设香案, 以其家藏珍存柳枝为媒, 请得杨筠松及柳春芳两位师尊降鸾, 训诲世人, 末劫当头, 生灵涂炭, 惟有立善积德, 方能度己度人, 并颁布以德名教, 紫香名阁, 勉励众生, 宏扬道德, 醒化人心, 赠医疗病, 恤孤贫寡, 赠棺义葬, 举办一切施赈济苦救难善行, 这就是紫系德教会开宗明义的始创阁的源起史实!

由於紫香阁的济世善行, 给身陷水深火热百姓, 带来及时的解困, 因而名闻远近, 德教会组织旋即如雨後春笋涌现, 在炽热蓬勃发展期问, 共有廿多问紫系德教会, 遍布潮汕乡镇。

一九四二年, 关圣帝在汕头紫和阁, 通过柳笔颁布德教心典, 泄泄露了圣帝度一切苦厄, 救一切苍生的悲愿, 心典也展现了不欺不伪, 下贪不妄, 不骄不怠的言教训诲: 还有, 在龙溪紫阳阁的圣坛, 通过柳春芳师尊的圣谕, 颁布『德教意识』, 这篇源自道德经的乩论文献, 突显了道教在德教的崇高定位, 德教会雄标榜五教同宗, 却偏重道教的发展走向!

一九四六年, 中国政局剧变, 德教会组织迫於客观环境的驱使而走向没落, 随著资深德生放洋海外而传港泰, 紫系德教会在中国的潮汕, 就那么的昙花一现即消声匿迹, 何其短暂?

香港紫系德教会史略

一九四六年, 中国外患刚平息, 内乱接踵而来, 局势的不稳定, 马区使人民外流以寻求生机, 德教会组织, 随著资深德生乩掌的南来而开拓再生的机遇。 香港与汕头, 近在咫尺, 由於地理环境有利因素, 德教先行在港落足, 循著传统奉师圣乩谕颁贝易名号创阁的途径, 香港德教紫范阁终於在一九四七年成功创立, 奠下日后德教南传星马的根基, 也掀起朝向台日美澳等地区德教发展的序幕!

随後, 由於德徒频频来港谋生定居, 以潮语诵读的德教心典更易吸引潮籍乡亲的亲近, 仗著天时地利人和, 德教会组织旋即神速发展, 兴盛时期, 共有廿多间德教会遍布港九, 并有香港德教总会, 这可从六十年代南洋德教总会访问香港, 受到香港德总的热烈款待, 而窥探其盛极一时的风光; 可惜, 随著德教先贤相继作古, 後无接班, 更局限香港立法严禁不准冠以『会』来搞民间活劲, 在种种不利因素围困下, 德教阁务日趋低调处理而走向没落。 目前, 港九仅存三阁持有会务推劲, 其余或已作私人阁, 或已名存实亡!

其中紫靖阁处在闹市中区, 设有中西医, 为中下层病黎提供医药服务, 定期开鸾布道扬教, 乩文经常寄至各地德教会供有缘德生参悟: 紫和阁宇新建, 巍峨堂皇, 气派万千, 竖立於九龙豪华高尚住宅区, 会员老中青皆有, 亦有鸾务之举: 至於紫香阁依然保持德教传统的师坛道埸布置, 但阁务似已停滞, 只见供奉先人香火之祭祀膜拜!

香港紫系德教会崛起於四十年代末期, 六七十年代攀上高峰, 随後滑向没落, 目前仅存三阁, 往後的走向, 尤其是九七年七月回归中国後, 在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的情况下, 德教将面对一个怎样的机遇?深信当下亦难以揣摸推测, 唯有留待时缘的撮合和共业的牵引!

泰国紫系德教会史略

较之星马, 泰国更早与德教结缘!事缘一九四七年问, 泰裔潮商参鸾汕头紫雄阁, 奉白云道长圣谕, 携带德教香火至泰国, 创立紫辰阁。 限於当时法治管辖, 扶鸾不准公开进行, 只能作无定址的秘密游鸾。 後来, 与曼谷景福寺结缘, 在主持大师的义助下, 创设紫真阁於景福寺内, 德教才能在佛教的庇荫下, 公然面世。 後来紫玄紫辰的合并为玄辰善堂, 德教会才步上合法组织的康庄大道, 从而奠下紫系德教在泰国稳健发展的基石。 经历了披荆斩棘的草创艰辛, 再以稳健步骤走过发展阶段, 目前已步向引人注目的颠峰现状。 泰国德教慈善总会成立於一九七九年, 拥有五十个成员阁, 近年会务蓬勃, 积极向外联系, 属阁合艾紫南阁曾办德教环球会鸾大会。

泰德总於一九九三年主办第二届世界德教敦谊圆融大会, 皆获佳评, 为德史写下光辉一页!

泰国是南传佛教圣地, 佛寺林立, 佛僧到处可见, 深信是受当地国情风土的长期薰陶, 德教圣坛的布置, 较具浓厚佛教色彩, 尤其每逢喜庆盛典, 必邀请佛僧主持诵经顶礼宗教仪式, 益形突显佛教意识, 这是港星马紫系德教会所罕见。

德教乩文以中文为媒, 尤以古文诗词晃称, 而泰国德教的师圣佳作, 竟以泰文降谕颁示, 把传统德学泰国化, 确实空前创业!

泰德总属下五十会员阁, 散布泰国全境, 无论在软硬体的建设, 各有所长, 仅就曼谷市郊德教会作走马看花式的表层游览观赏、见闻所及容或冰山一角, 但所展现的内涵及特色, 已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简言之, 泰国紫系德教会起步於一九四七年, 经历四十多的艰辛推展, 不但外形壮观, 内涵也扎实, 今日的盛况, 标志当年香火南传的圣谕被落实, 为感恩回铛, 德教群贤, 正凝聚力量, 启步回向, 把德教带回发源地!

星马紫系德教会史略

中国连年布乱, 人民被迫外逃谋生, 广东沿海乡民, 凭著地理上的利便, 离乡背井, 梯山航海, 南来星马, 披荆斩棘, 流汗沥血, 惨淡经营, 重建家园, 过来, 也把乡下的宗祠, 乡会, 私塾, 寺庙等组织搬过来, 紫系德教会就川页著这种发展趋势, 随著潮籍乡贤的南来而香火相传。 一九五二年, 星洲紫新阁成立的圣命乩谕是来自香港紫系德教圣坛, 在一群旅星商界好德善信通力合作下, 成功创下星马紫系第一阁。 随後循著传统乩谕创阁模式, 先後创立呷州紫昌, 柔佛紫英, 槟城紫云, 怡保紫明, 雪隆紫芳, 安川页紫蓬, 利丰港紫光, 新山紫书。 一九五七年圣谕成立南洋德教总会, 会员阁就仅有这九所紫系德教会。 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四年, 乩谕创阁圣命再传, 成立古晋紫霞, 北海紫威, 芙蓉紫森, 邦咯岛紫邦, 爪夷紫仪, 柔佛紫登, 太平紫平, 巴生紫生, 丁加奴紫孚共九阁, 这十八所德教会是依德教数理创立, 前九阁归九一, 後九阁属九二, 都源自潮汕紫香一脉相传之紫系德教会!

在紫系九二创阁圣命将臻圆满之际, 孚圣吕祖泄玄於大山脚赞化阁圣坛, 闾释『十八先因九三有数, 赞化数启九三圣命』。 授命赞化, 另创九阁, 继九二之後, 缘定九三, 这九阁是紫阳、紫翰、紫华、紫峰、紫文、紫虹、紫津、紫滨、紫天!

一九六七年, 安顺紫蓬圣谕乩示, 紫系十八阁焚盘化柳, 永不复鸾。 质疑善信於一九六八年会聚星洲紫新, 祷请师圣降鸾澄清封鸾真相, 终获夜巡天神降四言诗解惑: 『德教千秋, 紫鸾圆周, 精诚推展, 人事善谋。 』封鸾圣命应告圆满知照, 不料三年後, 另有九所新阁成立, 创阁圣谕正是来自永不复鸾十八紫, 这九阁亦认定遵循德教数理创立, 继九一和九二之後, 归属九三!这九阁是波德申紫德, 文德甲紫亨, 吉兰丹紫灵, 丰盛港紫林, 居銮紫銮, 砂州美里紫星, 沙巴斗湖紫辰, 山打根紫善, 淡边紫祥!

除了上所述, 尚有众多奉圣谕创阁以紫字冠首命名德教会, 散布星马城镇, 诸如新加坡紫盈和紫经, 雪隆紫嘉和紫联, 霹雳紫霄, 紫民和紫缘, 大山脚紫济, 北海紫道, 吉打紫修, 马六甲紫呷, 安川页紫麟, 东马亚庇紫瑞, 纳闽紫乾, 拿笃紫瑜。

环顾星马德教组织上百, 名目上有紫、济、振、明、善社之别, 紫系德教会占其半, 抚今追昔, 无负当年德教南传之圣愿, 应可告慰在天之灵!

台日美澳寮紫系德教会史略

德教资深先贤, 虽有心把德教会组织, 带往台日美澳等先进国发展一阶因缘缺足, 始终末克如愿完成圣命!一九六五年创立於台南高雄的紫雄及一九六八年创立於台北的紫台, 终因客观环境所困而奉圣命撤退; 一九六八年创立於日本神户的紫瀛阁, 已音讯杏然多年; 美国的紫根阁和紫金阁, 素来仅供私修参悟: 澳洲紫时和紫乘, 动向未明; 寮国紫寮阁正处於草创阶段, 尚赖时缘外力的相助!

简言之, 紫系德教会源自中国不出数年却消声匿迹, 那是时势所迫; 南传星马泰, 百花齐放, 百阁争香, 那是神人相通的结晶; 香港虽曾风光, 目前已没落, 前程未卜; 台日美澳尚待名彖助, 寮国成功在望, 这就是整个紫系德教会经历半个世纪的演变, 现阶段所展现的面貌。 星马泰德教蓬勃, 慈善福利事业, 办得实惠有色, 赢得社群赞扬, 深受政府激赏, 树立了德教会的崇高社会形象, 劲向备受关注, 目为时下德教会趋势走向的焦点!

星马济系德教会史略

身逢乱世祷请诸神明庇佑安宁, 劫後余生感激神明显灵搭救, 太平盛世祈求神明赐财赐福, 际遇坎坷跪求神明解迷解惑, 人把神明拉得很贴身, 就在举头伸手可触的上空。 德教的神明, 通过沙盘倾诉?柳笔传情, 直透人心, 所以, 德教会的创立, 不论是源自潮汕的降鸾乩谕, 或是来自本地的沙盘柳笔, 同样深受广大德教善信的顶礼供奉入信!

一九五二年, 星州紫新奉香港乩谕立阁的前数个月, 怡保济德阁亦获道济天尊降鸾乩示创阁, 事缘当年曾参鸾潮汕德教会的资深德生, 南来之後常相聚, 在家居设鸾参修, 为人解困, 并展开施医赠药, 恤孤贫寡等慈悲喜寸舍善行义举, 因而吸引众生, 每逢师圣降鸾期间, 前来结缘善信日众, 获师圣乩谕批准会员日趋踊跃, 最後正式申请为注册宗教团体。 随著第二年, 济云阁创立於星洲, 一九五四年创立麻坡济新和雪隆济仙, 一九七五年创立霹雳济雄和太平济诚, 一九五八年森州芙蓉济清, 一九五九年吉打济阳, 至一九六五年星洲济芳成立, 恰好九所, 逢九必圆之德教数理, 再次显现於济系德教会的开拓发展圣道上, 其妙玄契机, 谅非单纯强调理信而又不入信之辈所能理喻!

至於迟至一九八五年创立的槟城威南德教会紫竹林济善阁, 虽以济字命名, 暂时与九济尚缘悭一面!一九八二年, 济系九阁群贤善信会聚太平济诚阁, 首创『济阅联欢』藉此增进了解, 加强联系, 协调活劲, 十多年来, 持之有恒, 从不问断, 九济联欢, 成为星马德教界深受注目的一项常年盛举!

赞化系德教会史略

大山脚德教会赞化阁, 本是一所唐姓家传私坛, 一九一八年, 随著唐氏先贤出洋谋生, 将其历代恭奉吕祖纯阳祖师圣火, 从中国广东潮阳莲塘乡, 携带南来, 安炉於大山脚私寓供奉。 该坛素以扶鸾乩谕名闻遐迩, 日治乱世, 崇尚神道日本军曹, 亦临坛膜拜顶礼, 战争和平後, 柳鸾复兴, 参鸾善信日众。 一九五七年, 奉吕祖降谕以德名教, 赞化名阁, 旨在发扬德教, 以赞天地之化育, 为人伦立正纲, 以期重整人类固有道德, 为社会谋幸福, 这就是赞化从私坛演变成德教会的历程浓缩!

循著德教传统创阁模式, 道清天尊泄玄创吉打济阳阁, 由於在筹备期间, 济系贤能曾给予全力扶持, 因而埋下日後济阳归属济阅伏线, 缘凑九济数理圆融。 次年, 吉中立善阁奉师圣降贝易灵符成立。 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六年, 酱化奉天承运数启九三, 继紫系十八阁之後, 另创九阁, 以紫字冠首命名; 这九阁是坡州紫阳, 居林紫翰, 华玲紫华, 西岭紫峰, 浮罗交怡紫文, 泰南勿洞紫虹, 峨仑紫津, 槟城紫滨, 吉南紫天!

一九六七年, 孚圣吕祖降谕赞化, 九紫圣坛, 整肃鸾风, 扶乩重任, 专注校对乩示文献和撰写五教精义编纂德教圣典。 一九七O年, 孚圣吕祖降谕, 奉主传德教圣典使命已完成, 候刊面世, 今後扬教, 必须遵经循典, 圣命不再藉柳传达, 焚盘化柳时缘已臻, 赞化一脉相传诸阁, 应步紫系十八之後, 从此封鸾!

德教联谊会的成立, 授名於济师, 筹组期间, 几经人事艰辛, 方获政府批准!一九九O年, 由德教联谊会出版的德教圣典, 终告成刊面世, 传之有缘善信!

振系德教会史咯

五六十年代, 当紫济赞各系德教会以神速步伐朝向星马城镇推展的同时, 类似德教会外观和内涵的善社善堂已开始出现, 如成立於霹雳的明月善社, 不但办得落实, 香火也外传, 先後创立明修、明安、明德、明福等善社而自成一个宗教体系。 明月善社的成功, 带劲邻近区域其他善堂庙宇的走向蓬勃, 後来, 许多善社为适应客观环境的演变而重组, 形成一个宗教体系『振系』。 八十年代中期, 振系组织整体融汇於德教会发展的主流, 归属为马来西亚德教耶声合总会的成员, 正如瓜拉古楼振义阁, 就是一个从善社演变为德教会的典型楷模!

振义合成立於五十年代初期, 後来由於部份善信另起炉灶而有新旧振义之别, 新振义创阁香火, 正是来自明月善社。 一九六五年, 师圣乩委新届理事, 以集体领导执行阁务, 并订该日为创阁纪念日, 从而掀开新页, 以新的面貌走向今日的成功境界!随後香火外传, 邦咯岛振亮和寸宾威振阳的创立, 都和振义渊源密切。 这些年来, 出现於大马的振系德教会有振安、振光、振兴、振文、振积、振云、振和、振辰、振明、振济、振台、振南、振德、振恩、振胜、振善、振禅、抿忠等廿余阁。 一九九四年, 振系领导层假振文阁召开联席会议, 商讨筹组联谊性聚会, 後经师圣降谕赐名『德教会振鸾联谊组』, 每年由振系各闳轮值主办, 藉此加强联系, 促进交流, 第一届盛会由霹雳振明阁主办, 出席庆典恰好十八阁, 这是逢九必圆之佳兆!近年来, 紫、济、赞等字系创新阁之热度已降温, 振系德教会方兴未艾, 深信必能步紫济之後, 另辟境界, 另攀高峰, 为振系德教领风骚的同时, 也为德教乩谕内涵, 注入时代的使命!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四) 落实圣帝悲愿的明阳善社

铭阳善社是一所通过扶乩柳举, 由天界五圣之一的吕祖纯阳圣帝降鸾颁赐名号, 聚集社群愿力的民间组织, 成立於公元一九三一年, 原址在中国潮州澄海县谢处市。 初期, 原是文豪名医殷商, 暇时酌酒吟诗的雅聚, 後因仿古人扶乩祷请仙灵降举, 得柳春芳师尊降鸾, 通过柳举, 显现沙盘, 有七言绝诗, 五言律诗, 众人对所挥诗词佳作, 心生敬仰, 从而结下神人相通因缘, 嗣後, 吕祖纯阳圣帝, 感念众生虔诚, 才降赐名号铭阳善社, 开示众善信, 宣扬道德, 醒化人心, 举办教育义疗, 济世渡人, 为贯彻吕祖救世悲原员, 铭阳善社创设中西医施诊所, 为乱世贫苦病黎赠医施乐: 创办铭阳义学, 免费又赠书本, 注重伦理道德的灌输; 组织救护队, 协助中国沦陷期间的救伤恤死艰巨工作; 每逢关圣帝圣诞, 除了启建清醮, 举行宗教仪式, 并筹集白米食品, 普度神明後赈济贫苦庶民; 平时, 设有经乐股的组织为善信的红事祈福, 白事超渡, 至於圣堂大殿的供奉, 以吕祖的柴木塑雕贴古金的圣像坐 正, 楼上宝殿崇奉王皇大天尊为主神, 也将佛儒道三教教主圣像并排供奉, 这些措施, 成为日後德教会组织追随的楷模, 也开导了往後德教会奉乩谕颁赐名号创阁的先河。

铭阳善社虽创先落实圣帝悲愿, 可惜, 由於组织未以德教冠名, 终被起步迟了八年的潮阳和平英西港的紫香阁後来居上, 被目为德教会开宗明义的始创者!

若有机缘深究宋大峰祖师於一九四八年降笔铭阳, 专题撰写吕祖身乎乩文, 深信更能领悟铭阳与德教的一段因缘渊源。 在整个近代德教史的起源和草创, 关圣帝, 吕祖, 铭阳善社, 三位一体, 举足轻重, 为今日德教会的组织扎根, 应是无可质疑的史实吧!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三) 关羽肉身成道登极神迹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 关圣帝前世肉身姓关, 单名羽, 字长云, 本字长生, 是三国蜀漠解州人, 美须髯, 善韫略, 爱读春秋, 与漠昭帝刘玄德及桓侯张翼德, 结义桃园, 破黄巾, 诛董卓, 忠扶漠室, 可惜, 荆州一役, 为孙权所害, 而圆满了娑婆世间的一段因缘果报!

关羽蒙难, 证果天界, 英风依昔, 神勇无比, 宫中显圣, 单刀伏魔, 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 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这是关羽肉身成圣, 刊载於明万历书的一段神说。

清未民初, 人心大坯, 孔教不遵, 崇尚新学, 纲纪渐废, 习染欧风, 以至五伦不讲, 八德全亏, 把文明礼教之中国, 沦为黑暗之浊世。 当时主持天宫圣务的苍穹第十七太上圣主妙有玄尊, 深痛元页冥众生, 造孽才亟深, 恶贯满盈, 应得果报, 马区入冥府, 永不超生。 关圣帝君不忍下民受此浩劫, 仗义执言, 为民请命, 连跪七昼夜, 叩头泣血, 虔诚忏悔, 恳切哀求, 不惜再度降世娑婆, 飞鸾闾教, 渡众生脱离苦海。 妙有玄尊为关圣帝的大悲心所劲, 准予所请, 关圣帝遂展其读春秋之精神, 辅炎刘之忠义, 通过四川成都通儒坛的沙盘柳笔, 将亲眼目睹的天堂妙趣, 地狱苦情, 和盘托出, 经历整年岁月的降鸾乩谕, 以章回小说体裁撰写, 书成面世, 命名洞冥记。

诸佛仙真成认洞冥记一书, 深具渡众生离苦得乐的无量功德, 妙有玄尊让贤退位, 关圣帝众望所归, 受禅登极, 赞承大统, 尊号苍穹第十八圣主, 武哲天皇上帝, 三界圣尊, 玄昊高上帝王皇赦罪大天尊, 受封登寸亟之日, 正是农历岁次甲子年元旦, 民国十三年, 公元一九二四年, 距今七十二年, 通过这项神说, 鉴定了关羽肉身成道, 晋身天界後, 更崇高的神格定位。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二) 德教的儒家思想渊源

黄帝征服蚩尤, 统一天下, 为中华民族开始建国。 初期的社会组织架构, 就以一个家族为模型, 国家的结构就好比一个家的组织; 家中以父兄的为主, 父兄的责任是以身作则, 躬行道德给子孙作模范, 子孙若有下德行为, 便行使家法, 国家中是以贤明人君为政府来专司其事, 政府的责任亦是以身作则, 躬行道德, 人民行为若有不德, 便以礼法训戒处置, 人民和政府间, 对於禀承德的行为和教导的观念, 就这样建立起来。 所以, 尧舜禹汤时代的思想, 高居九五之尊也不觉得有何贵, 身为百姓庶民也不觉得有何贱, 大家都以道德为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 将修身齐家的道理去治国, 将管家的方法去办理政治, 正如四书所阐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作乱者, 末之有也!』大学一书说得更清楚: 『所谓治国, 必先齐其家者;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 无之!故君子不出家, 而成教於国; 孝者, 所以事君也; 慈者可以使众也!』说明以德教化人的作用, 是人生正道自然的教则, 是基於人性良知良能的原始意识。 它的起源, 早在人类有相互关系时已萌芽, 随著衍生累积而建立了文明社会。

孔子是一位以古德为宗旨的教育家, 他的儒家学说是远宗尧舜之道, 近守文武之法, 搜集中国三皇五帝历代礼乐文章大成的圣人, 是德教学说的实行家和提倡家。

孔子问礼於老子, 盛赞老子的盛德犹龙, 表明那时社会道德文化的盛大, 道教学说盛行, 可是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德教的儒学, 不利他的霸业政治, 於是焚书坑儒, 德学趋向没落, 渐被遗弃。

漠室的兴起, 虽尊孔崇儒, 但是, 治经的收拾烬余, 对德学古训的整理, 已日不暇给, 又适逢佛教束渡, 百姓思想渐受影响, 魏晋五代是佛学步入成长阶段, 达摩尊者东来中国, 唐朝玄僧西域取经荣归, 六祖慧能道传火宅事迹, 在在显现佛教学说的益形昌盛。 当时, 虽有儒门学者, 如唐宋八大家之名儒韩文公, 为谏皇帝迎佛骨而被误为毁佛谤老, 亦难阻佛学走上主流的趋势。

宋朝, 佛道二家, 被当权者的宠护而得道盛行, 当时, 幸有饱学孔孟之道的儒士, 诸如朱晦庵, 程尹川, 杨龟山等为宏扬国粹, 发表学说, 阐明物人凡圣的关系, 讲究为学慎独及复性入圣的道理, 多少表露儒家学说日臻复兴的端倪。

元朝, 蒙古入主中原, 容或民族性使然, 对中国固有的儒学, 当然一窍不通, 幸好元朝历史短暂, 取而代之的明朝, 丰硕汉学家辈出, 王阳明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跟孔孟所推崇的『吾欲仁斯仁至』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等哲理相吻合, 明朝不但儒学大放异彩, 佛老之说亦盛行其道, 佛儒道三教合一, 万道归宗之学说已倡行流传民间。 清朝满人入关, 一般饱学硕儒都不愿给满清任用, 宁可私下治学, 把历代诸儒的道德学说, 集成学案, 留给後人考证, 促使德学不致断层而传诸後世, 贡献至伟!

满清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二年, 由於晚期政治腐败, 终以亡国收场。 人民饱受国破家亡之痛, 复蒙日寇军阀黩武侵蚀之害, 身陷山穷水尽之困境。 民国初年, 随著关圣帝为济世普渡众生, 德教会在神人相通的睿智合作下, 创立於中国南部的潮阳, 德学的善知正见, 亦借此复兴, 随後, 伴著德教会组织的南传, 德教所推崇备至的孔孟儒老之说, 终得以发扬光大!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一) 德教的神道思想渊源

德教是以神道创教, 但要加以剀切晓喻, 不可用民间邪神祈求赐福的观念来比拟, 应深明神道涵义的真谛。 德教的神道是崇拜上苍的造化功能和纪念先圣的丰功勋绩, 这种神道思想的建立过程, 可溯源五千年前,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禅让盛世, 一群善良庶民, 沿著中国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由於朝夕周旋冷酷炎热的天气, 对雨露水旱以及得失成败, 都归咎於苍天的赏罚, 把天认作至高无私, 监督人类善恶的神灵。 开始, 从具有人格的观念, 演进为抽象的观念, 再由抽象观念演释成溥溥自然的公理, 拿造化起伏有常的现象, 当作人民行为不悖的标准, 它的秩序便是人间秩序的模范: 自天神以下有地神, 又有日月星辰, 山川林泽之神, 皆归统於上苍主管, 正如易经司说: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又说: [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 然後有父子: 有父子, 然後有君臣: 有君臣, 然後有上下: 有上下, 然後礼乐有所措施。 ]把自然界发展历程的陈迹, 和伦理人际秩序, 串成密切耶声系, 利用厚生及福庆灾异等无常事故, 和道德观念系为有相互影响的潜意言哉作用, 所以易经说: 『刚柔相摩, 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 日月运行, 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 坤作成物!』这便是指明天道的功能, 和利益众生的劲作, 天即然有这种功能和恩泽, 职故, 人不特有法天的义务, 而且有敬天畏天的心理, 德教就是本源於这样的信仰而以神道设教!

一路来, 民间之所以祭祀鬼神, 皆以为鬼神具有作祸造福人生的神通, 由於迎福避祸的心理作祟, 便向鬼神作祈福消灾的各种无知行为; 其实, 众生应明白, 神明是天地的正气, 是无私无偏的真理, 人的祸福, 纯是自种因自食果, 正如古德有说: 『自求多福, 不义自毙!』这就是人生祸福的定律, 人若下依正道而为非作歹, 有何福报祈求可言; 反之, 若能循著道德规范过日常生活, 名从然有祸患发生, 又何须求神避灾!

德教的神道精神: 『崇拜上苍, 是尊重上苍造化的功效;崇拜先圣, 是尊重先圣的教化; 把尊崇上苍和先圣的道理, 诠释为规范人心和维持秩序的教义; 在消极方面是敬鬼神而远之, 在积极方面是能够慎独; 敬鬼神而远之, 便没有迷惑心志的错误; 能够慎独, 便有自谦与事人的功为, 如此一来, 社会便成为敦朴纯良, 不欺不伪, 不骄下怠, 下贪下妄的人间浮土!正如孔子所说: 『明乎郊社之礼, 帝尝之义, 治国其如示之掌乎!』

可见, 德教的神道思想, 一点都不迷信; 可惜, 这种正确理信的神道, 已随著时代的演变, 人类的无靥私欲而逐渐衰落和埋没了!秦始皇的求仙妄举, 曲解了神道的真义; 满清拳匪假藉神鬼, 闹出祸国殃民的怪剧, 导致神道与神坛混淆不清, 而招致鱼池之殃和走上被打倒的厄运!

民国初年, 关圣帝为度众生离苦得乐, 藉扶乩的方便, 飞鸾降谕, 众善子奉圣谕, 行善布德, 德教会组织如雨後春笋般蓬勃於中国潮汕乡镇, 没落了的神道思想, 终於藉著德教的兴起, 再次缘结娑婆世间!

近代德教的兴起, 缘自扶乩, 是一项无可争辩的史实。 扶乩是一门方便之路, 绝非了究之道; 世人若把扶乩目为了究之道, 或将方便之路视为迷信之神举, 都误解了关圣帝藉柳传教的神道真义。 唯有以正知正觉, 正视德教的神道精神, 关圣帝的降世本, 陵方克正告世人, 近代德教方克走向正信之道!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引言

纵观整个德教历史的源起演变, 雄可远宗中国三皇五帝, 其实, 那仅就德教内涵所融汇的儒道思想而言: 若以通过沙盘柳笔的扶乩, 奉诸佛仙真的圣谕创立德教会, 透过德教会的民间组织, 凝聚群体的愿力行善布施, 履行宗教使命, 布道弘法, 那么, 德教的源起, 应始於关圣帝著书『洞冥记』证功, 受封荣登玉皇大天尊的这项乩谕神说奉圣谕以紫香阁命名的德教会始创组, 创立於一九三九年, 至今不过半个世纪多, 历史相当短暂, 德教善信若能遵循关圣帝的身教言教悲愿去参悟修持精进, 就不致流於时下的俗觉偏知, 把德教会视为纯粹布施救济物品的慈善机构, 或将弘法利生的师圣殿堂, 目为追逐名声利养的神坛道埸!

众所周知, 关圣帝前世肉身关羽, 中国史上妇孺皆晓的三国名将俗号关公; 在世为人忠心贯日, 义气薄天, 神勇无比, 威武不屈, 富贵不劲, 声色不乱, 权位下移, 集优秀品质情操於一身的关云长, 不幸难逃因果定律, 蒙难超生, 证果天界, 当为正直之神, 岂能为三枝清香所动, 贪图人间香火供养而自降神格。 因此, 世人若把圣帝当小神来祈求膜拜, 非但有渎玉帝神圣庄严风范, 同时, 也显示世人无视关圣帝再度降世本怀和济齐世渡人悲愿。 身为德教正信, 应给予及时的剀切晓喻, 正告世人: 『还我圣帝正身神格, 莫再把圣帝当小神来拜!』先把关圣帝的神格定位鉴正, 德教会方克从世俗的偏见纠正, 德教的信仰, 才能走向正信之道: 德教会的组织, 才能摆脱纯慈善机构的框框, 朝向宗教的广宣流布, 长养德徒的慧命, 在布施修福的圣道上, 兼沐修慧的法喜甘露, 从而达致圆融的美满修行, 才下致辜负关圣帝『发大悲心, 扬大教化』的菩提悲愿, 和落实玉皇大天尊『正觉开智, 超凡化真』的创教使命。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德总青

成立于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当时出席的代表有雪隆德教会紫芳阁青年团、适耕庄德教会紫沛阁青年团、沙巴德教会紫善阁青年团、吉兰丹山打根德教会紫灵阁青年团、霹雳天定州德教会紫邦阁青年团、雪隆德教会紫嘉阁青年团、柔佛古来德教会紫霭阁青年团、霹雳角头振安阁青年团和柔佛兴楼德教会紫如阁青年团。

各青年团代表在总会的协助下,顺利成立首届理事会。

配合总会于2008年4月20的的庆典,首届理事会于当天上午宣誓就职,由前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拿督斯里黄家泉见及总会长拿督陈玉标局绅监誓。

总会缘起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是源自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的易名, 易名的原因是为了容纳所有名目字系下同的德教会的参与, 以早日实现德教界梦寐以求的圆融目标!

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的前身是南洋德教总会, 由於星马分家, 原是一家的紫系十八阁, 在组织上不得下各别注册, 星洲沿用原名, 大马紫系十七阁则以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申请。 一九七二年, 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社团修正法令, 在第十三节A条例, 明确的指示, 社团职委应系本国公民, 不得与任何外国团体发生联系, 基於上述局限, 南总与德联才分道扬镖, 各自为政。 职故, 从南洋德教总会的史实著手探讨, 深信会较贴切的透视整个德教总会组织演变的来龙去脉!

奉天降谕 南总承运而立

南总就是南洋德教总会的简称!一九五六年协天阁关主裁圣谕筹组德教总会, 众德生奉谕展开人事协商, 达致共识, 定名为『南洋德教总会』, 会址定在星洲, 会员以阁为单位, 会长总务财政依创阁先後秩序轮值, 委任小组拟妥章程, 向政府申请注册。 一九五七年获准, 成为现代德教历史上第一所合法总会, 会员就只有紫系九阁, 一九六四年完成九二创阁圣命, 南总才拥有十八名成员阁, 各阁供奉圣像, 圣坛布置, 参拜仪式, 都遵循南总指示而划一!

南总的概念来自神说, 南总的落实来自人智, 南总的成功是神人相通的实践, 可见, 德教所强调的神人相通, 不是迷信的惑众之言, 而是一项可实现的信息!

与时并进 德联顺势成立

德联就是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会的简称, 注册地址是柔佛巴株峇辖紫英阁。 其实, 南总与德联, 二原为一, 只是会议沿用南总名称行事, 至一九七二年, 大马政府严厉执行社团修正法令, 星洲紫新阁只好归属南总, 大马紫系十七阁为情势所迫, 脱离南总, 德联就此川页著时势的驱向而成立。

一九七三年开始, 德联门户大开, 会员阁不再仅限於紫系, 其他字系德教会亦纷纷参与, 至一九八七年, 除原有十七阁, 再加上新入会的丰盛港紫林, 波德申紫德, 吉兰丹紫灵, 美里紫星, 红毛丹振光, 大山脚紫济, 实兆速振兴, 淡边紫祥, 居銮紫銮, 美里紫理, 雪隆紫嘉等十一阁, 共有二十八个成员阁!

德教圆融 德联易名德总

德教圆融, 酝酿多年, 始终缘十坚一面, 未克达致!八十年代中期, 由於各系德教会频密展开庆典活劲, 阁与阁之问礼尚往来, 经常联系互通音讯, 打破过去的藩阂, 彼此都觉得德教界应有一个组织, 将所有不同字系德教会拉拢起来, 基於类似心态的驱使, 当一九八七年假怡保济德阁召开大马德教圆融大会座谈会时, 获得空前热烈反应, 在会上经过坦诚协商, 达致共言战, 成认德联是一个现有的合法组织, 只稍名称略作更改就行!

一九八七年三月廿八日, 德联车仑值紫书, 假柔佛新山假日酒店召开第卅届常年会员代表大会, 出席会众除德联正式代表, 更有来自紫、济、振、善社领导层列席, 针对德联易名课题, 作出胸襟坦阔的理信定夺, 德联易名为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简称德联总而不作德总, 事因总会和联合会在社团法定铨译显然不同, 联合总会纯系华社一厢情愿的称呼)!并成立圆融行劲委员会, 广邀散布东西马城镇德教会, 加入德联总!随後, 紫、济、振, 及东马德教联谊会等属下成员阁, 都个别填妥表格, 依章申请入会。 目前, 德联总经拥有愈七十会员阁, 成为港星泰最俱规模阵容浩大的德教总机构!

一九九二年, 德联总属下成员阁吉打济阳阁及槟威九阁, 先後主办环球会鸾大会及第一届世界德教敦谊圆融大会, 前者是德教传统沙盘柳笔的盛举, 後者是德教千秋发展走向的智举, 圣举来自神通, 智举来自人通, 两者巧合, 恰是神人相通的写照, 因而吸引了各地德教先进, 喜悦同欢共聚, 为德教的扶鸾圣业和德教会的发展前景, 做出了务实的贡献!

第一届马来西亚德联总会妇女组理事会

主席    : 刘诗美
署理主席  : 彭育亮
副主席   : 邱丽华
副主席   : 陈玉娥
总秘书   : 苏宝珠
副总秘书  : 黄玫瑰
财政    : 梁凤玉
副财政   : 姚眯音
查账    : 陈秀璇
查账    : 殷莉桦
理事    : 符宝英,郭亚凤,杨美玉,李翠云,黄桂兰,
       江仙英,薛礼卿,杨菲菲,郭盈春,陈月玲,
受为委理事 : 徐宝莲,李桂兰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第50届理事会

总会长      :拿督陈钰标局绅

署理总会长(西马):拿督斯里周榮吉

署理总会长(东马):朱家秾

副总会长     :拿督易沛鸿,蔡子今,准拿督马秋明,林福兴,

          准拿督李纪汶,陈贵泉,张铭钟,连兴泉,谢水仁,
          李清泉,丹斯里林峇 ,拿督吴文君,李国光,陈春发,

          谢辉华,拿督陈秀山,郑欣健,陆兆强

总务股长     :纪祥国      副总务股长 :钟南辉

财政股长     :陈振兴      副财政股长 :许文喜

宣教股长     :郭晃霖      副宣教股长 :伍羽强

医药股长     :陈伟祥      副医药股长 :李本添

教育股长     :梁玉生      副教育股长 :黄克明

福利股长     :李沐纯      副福利股长 :曾保林

联络股长     :陈文彬      副联络股长 :郑友奇

审核股长     :准拿督许汉章   副审核股长 :黄秋桔

理事       :洪益强,陈顺和,叶容城,冯亚石,纪文安,薛礼卿,蔡金成,

许汉龙

候补理事     : 蔡武胜,赖增权,曾春强,许锦英,戴晶昌,拿督陈锦佳局绅,

许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