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星期五

德教十章八则简述~第四章:信

第四章: 信

诚实真意 言行相顾
履约善后 保持永气

至美德第四名为信
诚实乡寺人一片心
言已出 必照行
一诺千金人尊敬

「信」者诚实也。 例如诚实、不虚假叫 「信实」 ; 诚实正义叫 「信义」 ; 相信而佩服叫「信服」 ; 债任的心或信仰的心叫「信心」 ; 遵守信用的人和信仰宗教的·人叫「信士」 ; 任用不疑叫「信任」 ; 因有信用而托其办理事劝叫「信托」 ; 又如信实反而被怀疑, 忠诚反而被毁谤, 叫「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 「信」是教人说话和做事, 要诚实, 不虚伪, 要言行一致的意思。

为人一定要守信, 因为守「信」是人生事业的命脉。 做事无信, 心口不一, 结果事情办不成, 朋友交不好。 对人无信, 县口是违背良心, 欺天骗人, 虽人体仍活着, 实则行尸走肉, 失去做人的意义。 俗语说「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 , 夫子说「民无信不立」 。 这二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信是内不愧己, 外不诈人, 良心自在, 诚恳待人的。

谈美德 李修缘师尊

「信义」是立身的根本, 是处世的良方。 古人素来极重视诺言, 这就是遵守信义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义, 那么他的为人一定是反复无常, 别人也不会和他把臂同游, 也难和他商量大事。 国家如果没有信义, 那么早上颁布的法令到了晚上就会有所更改, 导致人民无法适应遵从, 终於造成国家纷乱难治。 古人说: 「信乃立国之宝。 」意思是说信义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实在是真理之言。 国君如果没有信义, 政令便不能施行; 卿相没有信义, 法令便不能通行; 官吏没有信义, 就会流於奸伪欺诈; 读书人没有信义, 就沦为小人之流, 反复无常, 无赖妄为。 所以人生处世, 应当以信义为做人最重要的原则, 现在我特别举出数项例子, 来作为毫无信义的人的自我警戒。

秦国宰相商鞅立下变法的条规, 为了向人民表明他信赏必罚, 言出必行, 曾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枝三丈高的 木, 告诉人民谁能把它移到北门的, 买十金。 因为没有人敢移, 他就把赏金加至五十。 果然有一个人把木移到 北门, 商鞅也就真的赏他五十金, 表爪目己言而有信。 他就用信来治理秦国, 秦国便逐渐富强起来。 齐、楚、 熙、韩、赵、魏等六国的政令反复无常, 不遵守信约, 终於被秦国灭广。 刘邦在关中时曾与父老们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而目他门说之后, 必定实践, 终於奠下帝业。 楚汉相争之时, 楚怀王立下先入关中 者为王的信约, 项羽谷口毁约背信, 杀死楚义帝, 最后他也落得在乌江畔败亡。 季布把诺言当成千金般重视, 使 到远近的人都十分崇仰他。 韩康曹药, 一口不开二价, 诚实有信义, 从来不欺诈别人。 所以由古到今, 遵守 信义的人, 一定事成业盛。 根据历代史书所记载, 抛弃信义的人, 一定败亡。 但愿你们信奉德教的贤达, 都能 做到遵守」「信义」的正人君子, 不誓 做违背「信义」的小人。

资料来源:http://www.dejiao.ne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